药道(8)

2025-10-10 评论

  "爹与我讨论过这个问题,"费扬说,"我的意见是,先在费氏做一段高层企管,了解费氏的运营特征,然后到国际知名的药业公司干几年,再真正回到费氏来,这样两相融汇,取长补短,才能对费氏的管理有所裨益。"
  "你的规划听起来相当令人振奋,"仁希笑道,"我相信你会给公司带来全新的气象。"
  "仁希,我调阅了资料,费氏麾下的七间制药厂,有五间盈利,两间亏损,不知道那两间亏损的药厂是怎么一回事?"费扬翻出秘书提供给他的厚实的文案,迫不及待地请教道。
  "费氏一厂、二厂、三厂和四厂,主打产品有27个剂型246个品种的成品药和原料药,其中一厂、二厂是以生产抗生素为主,利润占公司全年总利润的60%左右,"仁希熟稔地娓娓道来,"三厂的主导产品是中药制剂和保健药品,有一批药品被列为《中国药典》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基本药物,另外还包括一系列保健食品,例如水晶菊含片、蝎王鹿鳖酒、鲜罗汉果饮品。四厂主要生产烧伤类药品,其中,用于原位皮肤再生治疗烧伤的膏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实现皮肤再生的药品。六厂则致力于医疗器械的生产,在牙科治疗设备方面享有世界声誉,牙科床已覆盖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
  "一、二厂的利润占到了公司全年总利润的60%?仅仅是依靠抗生素?"费扬打断她。
  "你以为还有什么?鸦片?冰毒?"仁希没好气,"行业内,抗生素的高利润,不是什么秘密了。"
  "五厂和七厂呢?年报上说,这两间厂亏损很厉害。"
  "五厂过去生产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在抗生素的暴利时代来临以前,五厂的产品一直是费氏产值的重要支撑,不过高效益,难免高风险,三年前,五厂发生了一起由于注射人血白蛋白导致患者感染艾滋病的恶性事件,公司虽然赔付了不菲的现金,可是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费总因此下令转向疫苗的生产,至于七厂,一贯定位于研发药物类的美容产品,特别是面部护肤品,不过这两间厂始终都不成气候,处在崩溃与瘫痪的边缘。"仁希一口气说下去。
  "爹这几年涉足房地产业,似乎稍有盈余,"费扬说,"他在国外买的几处房产,价格飙升不止一倍两倍。"
  "说到房地产,你可能有所不知,费总被媒体称为-炒楼天王-,国外的房地产倒不是他投资的重点,在国内的十几个大中城市,他差不多逢炒必赢,被炒楼人士公认为楼市的入市明灯,"仁希道,"前两年,费总在房地产投资上的收益,远胜于药业的盈利。"
  "我有点明白了,"费扬若有所思,"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我爹是罪魁祸首之一。"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仁希不屑,"那是眼光和胆识的问题,即便费总不去炒楼,别的人一样会炒,房价一样会升的。"
  "仁希,我打算先把亏损中的五厂和七厂作为今年产品研发的重头戏,"费扬回到正题上,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在念书时,曾经利用假期,对欧美国家的药品市场进行过专题调研,有两个项目,我觉得是我们可以借鉴与尝试的,而且恰好可以分别投放到五厂跟七厂。"
  "哦?"仁希好奇,"是什么项目?"
  "一项是癌症疫苗的研究,由五厂来做,其社会效益不言而喻,另一项是美容院产品的研究,交给七厂去做,据我所知,国内的美容院产品并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信誉度极差,这与欧美国家迥然不同。此外,在欧美等地,就销售价值而言,护发类产品比面部护肤品更胜一筹,年度增幅达到30%左右,身体护理和沐浴用品也不错——这个领域充满市场潜力,很可能成为费氏新的经济增长点。"
  "Goodidea!"仁希喝一声彩。
  "公司接下来就会研讨新的产品项目,"仁希接着说,"你可以先把策划方案做出来,然后立即着手完成市场调研跟论证,你的人手如果不够,知会一声,我无条件声援。"
  "谢谢你,仁希。"
  "毕竟是海归的博士啊,有阅历有见解,"神采奕奕的仁希突然松懈下来,像卸去盔甲的战士,懒懒地靠进椅背中,长叹一声,"哪像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