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熟悉杜念基发迹史的人会说:他之所以会如此顺利地登上这个职位,是因为有他老爸一辈子为他做的铺垫。但是杜念基自己并不这样看。他认为,这就像一个人一辈子老老实实地办理“零存整取”的储蓄业务一样,当他最后在晚年提取这笔存款时,发现这笔财富竟然如此巨大,以至于在他的有生之年也花不完,于是就让他的子孙们继续享受这笔丰厚的遗产。这是社会对他和他的子孙们的一种理所应当的回报,否则这个社会将是一个丝毫不公平的强盗社会。杜念基始终信奉这样一个信条:公平社会下应该讲究这样一个公理:当它的公民为它做出无私的奉献的时候,它也应该无私地回报这个公民。如果这种奉献和回报能够用金钱衡量的话,两者应该相等或基本相等。这才是一个公平社会的“公平原理”!如果用纯粹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劳动力的价格要始终围绕劳动力的价值上下波动,而不应该摆脱这个准绳。自己的老父亲一辈子只讲奉献,不思回报,因此他用无法衡量的巨大付出,为子孙们积攒了一笔无比丰厚的遗产,那么,就让儿子来享受这笔遗产吧。
每当杜念基看见父亲那苍老的面孔和那双被风湿病折磨得变了型的手指的时候,他也深深地知道,尽管这笔遗产无比丰厚,但是他决不能挥霍无度,更不能恶意“透支”。他要小心地保管和使用这笔遗产,以便使它能够为自己购买更多的前程、改善自己的境遇、赡养自己的父母,同时也为自己的子孙积攒下更为丰厚的遗产。杜念基每每会想起这样一个故事:同样是一个银行的小职员,每天到临近的面包店里买三块面包,常年如此,决不多一块,也决不少一块。一天,售货员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每次只买三块面包,他回答道:“一块面包用来维持经营的成本,一块用来偿还贷款,一块用来发放贷款。”售货员百思不得其解,他又解释道:“第一块面包是他和妻子分着吃,以维持自己的生活,继续养家糊口;第二块面包给父母吃,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第三块面包给孩子们吃,以抚育他们茁壮成长,使自己老有所养。”或许一个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抚育与赡养的关系,就是一种“发放贷款”与“偿还贷款”的关系?想到这里,杜念基微微地笑了。
不知什么时候,李小强没有敲门就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你和车副省长的‘双簧戏’演得也未免太蹩脚点儿了吧?”杜念基抬头看了他一眼说。
“虽然蹩脚,但是你得承认,我们的表演效果还是很出色的。”李小强并不在意杜念基的嘲讽。
“并不是因为你的演技出色,才会有人心甘情愿地往火坑里跳。如果没有老车给你坐镇,你就是演得像赵本山那样出色,恐怕也不会有人为你买单的,何况这张单子价值二十多亿元人民币。”
“多亏了老兄你大力支持,否则我们岂不是白忙活!”李小强不得不妥协,嬉皮笑脸地搂着杜念基的肩膀说道。
李小强的父亲和杜念基的父亲是老朋友。当杜念基的父亲在储蓄所里点钞票的时候,李小强的父亲也同样在本市最古老的拖拉机厂的会计室里拨拉着粗大的黑色算盘。后来两个人因为贷款和企业结算方面的工作关系认识,慢慢成了就着一盘咸菜,把一瓶老白干喝到天亮的好朋友。李小强接了父亲的班后,在拖拉机厂里做一名仓库管理员。当时杜念基正负责管理拖拉机厂的贷款户,因为两个人是从小在一起“和尿泥”长大的朋友,所以李小强觉得自己脸上特别有光。后来李小强为解决厂里贷款的事找了几次杜念基,因为金额不大,杜念基就帮他办了。因为这事,李小强在拖拉机厂里的地位迅速得到提高。在那个年代,谁能搞来贷款,谁就是财神爷。改革开放初期,农用拖拉机、推土机、挖掘机在国内市场上供不应求,拖拉机厂歪打正着地找准了市场信息,狠狠地赚了几笔钱,在全国出了名。企业改制后,拖拉机厂摇身一变,成为汽车工业集团,兼并了本市几家小企业后,就成了全国较大的汽车生产厂家之一,两年前发行的股票还在深圳股票市场上了市。而李小强也因为能跑来贷款,一步一步地被提拔了上来。
“虽然我替你买了单,但是这笔钱怎么用,你们还要详细考察一下。”杜念基坐在办公桌前说道,“以你们生产拖拉机的老底子生产卡车,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都上不去,怎么能拼得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解放141型卡车?如果现在还投产三十万辆卡车生产线,那纯粹是糟蹋我兜里的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