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213)

2025-10-10 评论

    除了这几个人之外,领导班子的其他三位成员也都对杜、曹二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涉及到对一把手人选发表意见时,他们就语焉不详了。对于杜念基,他们认为他年富力强,能力突出,为人持重,但是却曾经因为种种问题被检察院“双规”过,而且在最近发生的临河市分行特大金融诈骗案中,负有一定的责任,他本人也有着说不清楚的复杂的关系和背景。而曹平林虽然有着光辉事迹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但毕竟还是属于业务型干部,作为一把手,还确实稚嫩些。三位行级领导,除了张晓枚副行长明确表态,支持杜念基担任一把手外,其他两人根本没有表露出任何原则性的意见。而张晓枚作为排名最后的副行长,她的意见是不会被过多地考虑和采纳的。
    这样的格局,使一把手的人选问题越发显得疑雾重重,扑朔迷离了。
    随后赵总又广泛地接触了省分行三十几位处级中层干部,听取他们的意见,但这更是走过场罢了。
    为期十天的考核工作终于结束了,搞得大家都疲惫不堪,赵总返回了总行。没过几天,曹平林也要到总行参加存款专业会议,而且还有一些具体工作要向总行部门领导汇报。本来他可以跟赵总同行的,但是为了避免嫌疑,还是把起程的日期错开了。
    这次去北京,曹平林同样要去拜访李副行长,探听一下自己职务问题的进展情况。近来,关于省分行一把手人选的传闻越来越多,有的传闻倾向于杜念基,有的传闻倾向于自己,还有的传闻说,总行党组也没有明确定论。曹平林知道,这样的传闻都不是空穴来风,他凭着感觉相信,新的省分行一把手就要在最近诞生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非常有必要再次走访总行李副行长,以便为自己的事情,再加上一道保险。
    征得李副行长的同意后,两个人在曹平林为李副行长购置的“书房”里见了面。曹平林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跟李副行长会谈,会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当然,即使这样,也不能空手而来的。曹平林知道李副行长对茅台酒情有独钟,所以特地给老人家捎来了两箱。李副行长自然非常欢喜,他当场开启了一瓶,验明确实是货真价实的茅台酒后,就和曹平林对酌了起来。虽然没有什么下酒菜,倒是别具特色。
    曹平林空口喝下两杯酒,只觉得胃里火辣辣的,就不敢多喝了,很怕万一喝多了,说出什么过格的话来。
    李副行长见了,笑着说:“据我所知,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中,就有极为钟爱茅台酒的。他老人家总是在办公桌上放一瓶,高兴的时候,就空口喝上一杯。”
    曹平林就惭愧地笑着说:“我的酒量怎能跟您相比。在我们那个地方,老百姓有一句俗话,说是‘能喝多大的酒,就能当多大的官’,想来,说的就是您这样既有海量,又有雅量的人啊。”
    李副行长呵呵地笑了起来,显然对曹平林的恭维感到十分舒适。随后,他详细地问起人事部总经理赵臣风到省分行考核一把手的经过。曹平林细细地道来,并加入了自己的评价:“给我的感觉,赵总此行,对于考核干部这样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似乎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点儿让人捉摸不透。”
    李副行长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他去考核干部,能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只不过是按照总行行长的意图,履行一下手续,走一走应该走的过场罢了。他即使是再上心,又能有什么用呢?”
    “这么说,对于我们省分行一把手的人选,总行领导已经有了明确的意见了?”曹平林试探着说。
    李副行长低垂着眼皮,轻轻地摇了摇头,说:“现在还不能下这样的定论,竞争仍然还很激烈啊。”
    曹平林沉默了下来,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过了一会儿,李副行长轻声说:“平林,我是信任你的,也是支持你的。”
    曹平林赶紧说:“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在您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终生受益的东西。这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地、深刻地反思了在商贸银行工作的二十几年的经历。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把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了商贸银行的发展和建设中来了。平心而论,我以自己全身心的精力,努力地工作着,我要对得起全行一万多名员工,要对得起各级领导的信任和栽培,更要对得起您对我的关心和教育。今后,不管我能不能走到更高的职位上去,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争取创造出更大的成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