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六年,宫中的纪淑妃偶得宪宗临幸,有了身孕。万贵妃察觉了,就派侍女去侦察详情,那位侍女不愿做伤天害理之事,回来对万贵妃说,纪妃得了怪病,所以肚子才会胀大。万贵妃半信半疑,把纪妃撵到冷宫居住。
小皇子生下来以后,纪妃深感恐惧,把孩子交给一个名叫张敏的门监,让他把孩子放到河里淹死。这门监很忠心,他想,皇帝连一个儿子都没有,今后江山不是没人继承了吗?因此就把孩子藏进密室,给他喂些蜂蜜米糊。恰好因得罪了万贵妃而被废的吴皇后也住在附近,也帮着纪妃和太监张敏一起哺育孩子,把这孩子养了下来。
这件事情宪宗从头到尾都不知情,他以为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柏贤妃后来生的小皇子祐极,等祐极长到两岁,宪宗就立他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祐极无缘无故害起重病来,只一天一夜就死掉了,宪宗很是伤心。宫里的太监宫女都知道这是万贵妃下的毒手,但谁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呢?
到了成化十一年,宪宗因受制于万贵妃,兼带着思念死去的皇太子,心情郁闷,时常对伺候他的太监感叹,说自己老了,又没有子嗣,实在是死不瞑目啊。那位叫张敏的太监听了,就找机会把纪淑妃生有一子的秘密说了出来,并且对宪宗说,孩子现在已经六岁,藏在密宫中。
宪宗大喜过望,亲自从冷宫中迎出纪淑妃和儿子,给予隆重的礼遇。大学士商辂见了,很是担忧,怕重蹈皇太子的覆辙,就对宪宗进言,说是让纪妃依旧迁居别宫,把皇子交给万贵妃抚养,名义上作为万贵妃的儿子,这样就安全了。宪宗照做,万贵妃膝下冷清,果然很喜欢皇子。
宪宗感激纪淑妃,不时召见她。其他妃子见状,也就稍稍放开胆子,宫中因此不断传出皇子诞生的喜讯。万贵妃满怀妒火,终于忍无可忍,施展出毒计,害死了纪淑妃。历史上对于纪淑妃的具体死因,说法很多,有说是被万贵妃逼着上吊的,也有说是被万贵妃派人勒死的。
宪宗死后,纪淑妃留下的儿子即位,即孝宗。孝宗在位期间,追封生母为孝穆太后。至于纪淑妃的陵墓,有说在桂林,有说在淡湾,今日开掘的墓碑,尚需细细考证……”
节目播出后,反响不错,不少观众打电话来,要求增添此类蕴涵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解说。翌日柴绯索性就以墓中出土的殉葬物为由头,请汤禾米介绍古代后妃的身份地位。汤禾米并未推辞,仍在淡湾大学历史系的办公室里,自冠服车马徐徐说起,道:
“后妃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等级都是很森严的——明代皇后所坐的‘凤辇’,其实就是古代的安车。汉代有五色安车,晋代有云母安车,都是皇后坐的。明代皇后的安车用铜风头、风尾、风翎、叶片来装饰,座障用红绫系裹,绘有鸾凤瑞草图案,而皇妃的车子,是以风头、风尾、青锁金罗做边缘,称做凤轿。
至于穿戴方面,明代皇后戴的是双风翎龙冠,首饰用的是金玉珠宝翡翠,衣服叫做团衫,用金线绣龙绘凤,后来又改戴龙凤珠翠冠,穿红色大袖衣、红罗长裙、红褙子、霞帔,以金线织龙风纹,其他皇妃戴鸾凤冠,衣衫绣鸾凤,贵人则戴珠玉庆云冠,宫中一般女职与宋代衣着相同,穿紫色衣、团领窄袖,绣折枝小葵花,戴乌纱帽,装饰花朵,帽额点缀团珠……”
汤禾米讲得很生动,柴绯在后期制作时建议编辑加入了一些插图,随着汤禾米讲述的内容,依次出现古典仕女图、古建筑、古饰品,显得很有品味。一经播出,好评如潮。
由于整个节目的创意来自柴绯,台里当月的创新奖就发给了她,奖金五千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陵墓开启,发觉盗墓者已经抢先一步,值钱的文物一样不剩,只剩一些有史料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的墓志铭什么的。柴绯又去拜访过汤禾米两次,请他谈一谈明末清初的大规模破坏性盗墓。汤禾米毕竟教书多年,口才训练有素,历史典故讲得栩栩如生。
几回采访都耽误了汤禾米的晚餐,而柴绯需要赶回台里完成后期工作,也不可能邀请他吃顿便饭,很是歉意,就说一定找时间把这顿饭补上。
柴绯的承诺,汤禾米倒没放在心上,他汲拉着拖鞋,懒懒散散地回家去,喝一大碗绿豆稀饭,一手拿一只豆沙包,塞一只在嘴里,腾出手来,开了电视。他是一转头就把柴绯忘光光了。
采访当晚他甚至没把频道调到淡湾电视台。他错过了新闻联播,中央一套的晚间新闻是必看的,柴绯那节目的时段跟晚间新闻冲突,没办法。柴绯跟他说了,翌日上午九点左右会重播,他本打算看看的,结果也没看上。一次是有课,一次是教研活动,一次是朋友的聚会,再一次是看足球联赛,每一桩都重要。至少比柴绯和她的节目重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