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有张床(150)

2025-10-10 评论

    “注意言辞。”我用手指嘘了一下提醒他,“那你何必这么下贱呢,皮条客啊你?哦,嫖客吃肉皮条客也得有点汤喝,要不这生意没法做啦。”
    “皮条客也是一种文化。”于江湖调侃,“我还是想干点有文化含量的事情,更不想看见这个牌子倒掉,毕竟你我都与之有染,是吧?”
    天宝有些疑惑地问:“有这样的冤大头吗?”
    “现在钱多人傻的傻逼多了去了,看运气了,我准得逮一个。”于江湖说。
    回“家”路上小羽评价我的狐朋狗友:杨星辰和李皓还靠谱,天宝虚头巴脑,胡蒙形迹可疑,于江湖粗俗下流。她警告我别受了他们的“精神污染”。
    我笑:“这就管上啦。”
    北京女孩就是不一样,总能高屋建瓴,只见小羽横眉立目:“我要不管你,迟早走上发党反社会主义的不归之路。”
    3
    我是图书项目小组成员,工作远没结束。发布会后几天,我陪发行部的人将书和宣传物送到了地铁和各大书店,只等媒体挑起事端。
    一门户网站要我过去一块做个专题。我不懂网页制作技术,就做文字编撰,他们上传后我再审校,除了设计栏目,调查表,图片扫描上传,还得找些大尾巴狼做些临时采访,整理上传,一切妥当了,储存在内网上让主编审批,我们再改,批准后最后发布。这是个费时的活儿,除了两顿工作餐,一直忙到深夜,和几个编辑游魂一样出去吃了“鬼饮食”,各奔东西。没公汽了,在寒冷萧瑟的大街上我被吹得就像一块冻肉了才等到出租车,昏昏欲睡赶回“家”。小羽已入酣梦,我匆匆洗漱,窸窸窣窣摸进被窝,拥佳人入怀。小羽软绵绵热乎乎,像一个滚烫而美妙的保温袋。她迷迷糊糊嘀咕了几句,伴我沉入暖洋洋的梦乡。
    次日起床一看,专题已经非常热闹,已有上千条帖子。两天内,其他几家大网站也都做了专题,网友反应大同小异,看着热血澎湃的帖子,想说不是破坏社会主义大家庭都觉得自己不要脸。
    受邀报纸纷纷发表消息或书评。一家以理性著称的大报女记者约我到国贸一咖啡厅做了专访。一家大电台邀请我做了两次访谈,分两次播出,连远在靀城的家人都听见了。剩下的就是电视台了,我和“嘻嘻TV”一个著名栏目联系,他们很有兴趣,让我先发个文案过去,又面谈了一次,后来说这个话题挠的尽是痒处,放弃了。
    这本并不精致的书像冬季流感一样,从北京蔓延到全国。我渴望一场暴风雪的到来。做梦都被钞票活埋,做梦都和小羽共筑爱巢,过上小日子。小羽着实替我高兴,认定我是一个“还算靠谱的优秀外地青年——大龄”。
    “我把你隆重介绍给妈妈爸爸姥姥姥爷姑姑姨夫舅舅舅妈等——一大家子人了。”小羽就像小学生背书。
    “这也太快了吧?”我心里暗喜,“他们咋说的?”
    “他们一致认为,你——不咋地。”小羽像评书演员似的摇头晃脑起来,“但——,尚需听其言,观其行,给人出路。”
    4
    北京初冬,短暂的湛蓝天空里汇入灰蒙蒙的尘埃,也透出几丝爽利和寒意。北海公园朔风萧瑟,景山上巨型葫芦状白塔突兀而孤寂,游人寥落,行色匆匆。我抱怨:“你把我带这儿来干嘛?缩手缩脚的,再说我都来过好几次啦。”
    “等会就知道啦。”小羽押着我走。
    闲逛一阵,照了一些照片,小羽终于安排在柳叶褪尽柳条裸垂的湖边石凳上坐下来。此刻,湖面波光粼粼涟漪阵阵,水草隐现怪石嶙峋,不远处金鱼群忽而鱼翔浅底纹丝不动忽而上下翻腾竞相追逐。一阵冷风飘来,杨柳婆娑,荷叶微颤,小水浪“嚯嚯”地敲打着湖壁。我跟着打了一个激灵,小羽坐到我怀中,搂着我脖子,添了一份温暖。不久,屁股透凉、双腿酸痛的我挣扎欲起。
    “别动!”小羽按住我,从我身上滑下来,站在湖边,顽皮一笑又一脸严肃,“现在我正经问你,你必须老实回答。”
    “啥事啊,一本正经的?”
    “当然啦。戈海洋,你爱甄小羽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