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有张床(200)

2025-10-10 评论

    几天后我精神抖擞半小时赶到紫竹院附近一幢写字楼下,天宝也准时赶到。多日不见,他疲惫不堪胡子拉碴,全无昔日风采。他说他刚在“新新家园”买房了,正装修。我惊叹:“你也忒牛逼了吧,跟那帮假洋鬼子买办资本家扎上堆啦?”
    天宝说是老婆的意思,说:“老说和富人做邻居有意想不到的附加值,也许对,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你老婆财商不低啊。那地方怎么也要一万一平米了吧。”
    “一万?都一万六啦,眼睁睁上两万啦!”老北大头一遭一脸无奈,“亚历山大啊老弟,连买带装修,一百五十万呢,要不我打这主意啊?”
    “别哭穷啦,你要压力大,我就是压强大,干脆被这电梯压扁了算啦。”
    “咱现在不就是压力变动力嘛。你也赶紧买房,买房了就踏实了。那么一年轻漂亮老婆,别让她跑了。”天宝说,又叹气,“这年头,惟贪官和女人难养也,欲壑难填啊!”
    “那是那是。”我附和。
    说说笑笑走进一个写字间,两个衣着光鲜的中年人迎出来,一胖一瘦,一律肤色惨白文质彬彬,江浙口音。胖程总指着电脑说,他们刚才一直在网上看我的资料:“你很会找兴奋点啊。”
    一看是前几本书的专题,假装谦逊:“挠痒痒嘛,不挠则已,要挠就找准穴位挠你个不到高xdx潮你就叫。”
    程总说这个比方很好啊,有点像色情按摩。
    他们并不是书商,做咨询的,想开拓新业务。一本正经谈了两三小时。这本书定位于人际关系床头书,冒充大尾巴狼,指点人生迷津。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找理论和案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当幽默。篇幅十四五万字,配点案例插图什么的。
    跟天宝说的大同小异,他们出钱我出力天宝拿书号兼宣传。赶春季订货会,二月底截稿。我掐指一算,抛开春节那十多天,真正可以用于动笔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抛开拉大纲和修订,即使一天不休息,每天至少也得码八千字,比我想像的紧张多了。我还没表态,天宝就帮我答应了:“没问题,咱哥们是快枪手,思如泉涌,说来就来,稀里哗啦噼里啪啦的。”
    “说得就跟早泄似的。”我及时插嘴。天宝就像炫耀他雇来的职业杀手:“瞧瞧这反应,够敏捷吧?这叫发散性思维。”
    “这叫饿狗扑食,嗅觉身手齐头并进。”我补充。
    “领教,领教!”两人呵呵大笑。不可避免地谈到合同问题,程总说有合同样本,填几个空就行了。我不得不提出预付款的事情。程总满脸堆笑毕竟初次合作,也因为天宝一再推荐,其实他们已有人选了。
    黄总说:“现在咱是哥们了,事情做起来了,不就一句话嘛。”
    这话太没创意了,我一脸为难,程老板比我还为难似的:“您也看见了,公司是鸡毛小店,也是经营有压力才尝试一下,说实话首印五万已经非常冒险了,要不天宝一再推荐,我们不会冒险,砸进去几十万呢。”
    黄总在旁边不停帮腔。天宝陪着笑,不要急,慢慢谈。程总一看手表,说该吃午饭了,便吃边谈。
    这顿饭很想推辞掉,禁不住劝,到地下室员工食堂旁边一餐馆,四个人吃了一百一十大洋。看他们挺殷勤,天宝也倾向于“哥们一起干大事”的说法,吃了别人的嘴不可救药地发软了。皆大欢喜,勾肩搭背上楼签合同,我都没细看,几个空一填名字一签合同章一盖就完事了。我就像一个被拧紧了的发条,回“家”路上就开始琢磨书稿,当天下午就一头扎进了工作。
    2
    听说我签合同了,小羽高兴得如同翻身农奴,第二天就辞职了,气得我晕头转向。小羽一边给我按摩背部和脖子一边说:“老公成了摇钱树,我当然在家照顾老公生活嘛!”
    “你按的是地方但不是时候。”我挣脱掉。她松手了:“那晚上给老公按。”
    “按啥按,尽给我添乱。都在家里,大眼瞪小眼的,我咋工作啊?只有二十多天啦!”我暴跳如雷,不由分说把她轰走了。小羽没敢告诉她家人辞职了,在白娟家住了两天,被保驾护航送回来。我无法发作,也给她也来了个约法三章:其一、周末回姥姥家,周一到周五去首都图书馆看书,除了治疗阅读障碍症,每天学习一个菜谱,图书馆不关门不许走,回来买菜做饭;其二、晚饭后看书,不许出声,不许勾引老公,晚上九点必须安然就寝(不打呼噜不磨牙);其三、利用这一段时间,千方百计弄两张去靀城的硬卧火车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