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斯很快就收到了马戛尔尼的密报。
马戛尔尼在密报中提出,出使中国不要让北京朝廷感到意外,一定要先行通知特使将到来。特别要发出声明,保证此行的目的不是强调过去所受的委屈,只是代表国王参加向乾隆皇帝祝贺八十大寿的庆典,并附带谈一下两国以后贸易的互利问题。马戛尔尼早就通过东印度公司的信函了解到了大清帝国的傲慢,即使粤海关的一个七品芝麻小官儿,都觉得生意人是下贱人,即使买了官衔,还是跟妓女一样下贱。为了对付一个如此骄傲的朝廷,因为它对西方国家的力量与重要性无知而坚持东方式的妄自尊大,就必须给予皇帝及其大臣以庄严华丽的印象。
特使再也不能像伊丽莎白时代那样,现在不用担心海上的葡萄牙人跟法国人,所以也就不用兵分两路,现在英格兰有最新式的火炮跟战舰。更不能像洪仁辉那样偷偷摸摸乘坐一艘单桅小船北上,在没有人手的情况下将非洲奴隶抓来充排场,简直太丢人了。马戛尔尼在密报中提出,为了增强特使的显要地位,最好用国王船只运送,并供应一队轻步兵护送。在北美殖民地战场遭遇围剿的马戛尔尼,怎么也无法忘记当俘虏的耻辱,他甚至怀疑小皮特就是因为自己的俘虏经历而刻意打压自己。这一次出使大清帝国,开千年历史先河,可不能在阴沟里翻船,马戛尔尼特地提出配备野战炮以作列队行进时用。
马戛尔尼给邓达斯的密报中,详细罗列了出使北京的主要目的:
1.摆脱广州官吏强加于该口岸贸易的限制和勒索,相信他未受责罚,是因为从来没有向上控诉。
2.为了获得比较便宜的中国出口货,要求准许到靠近商品产地的口岸贸易,从各个市场的竞争中采购。
3.废除进出口货物关税,或降低至初期贸易征税的水平,特别是后来征收作为偿还中国人欠外商债款的出口货税,最低限度要使这种税限定为欠债额,或以几期偿还额为限。
4.使英格兰商人最低限度获得与葡萄牙人同等的待遇,特别要准许他们在中国大陆某个邻近岛屿上有一个便利的商站,以便商人或公司代理人、船只、水手及商品得以暂住度季,获得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同样的特权。
5.请中国皇帝颁发特别法令,通知有英格兰人常到的各个口岸的总督及地方官吏,禁止强迫公司代理人,或其他人等负担别人行为的连带责任,并禁止以后要交出无辜者代替在逃犯人受罪的办法;而公司代理人不应帮助这种逃犯,相反,要提供各种帮助以便将其查获。
6.为了增加大不列颠输入中国的货物,不仅在各个口岸贸易,而且要废除足以妨碍购买不列颠货物的种种规条。同时,还要在北京试用该处前时未有的英格兰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以资鼓励。这样增强本国货对中国的输入,又鼓励毛皮贸易及不列颠在印度的各种产品的输入,就会很快改变对中国贸易的逆差,转变为有利于大不列颠。
马戛尔尼的报告让邓达斯热血沸腾,邓达斯将马戛尔尼的密报转给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主席巴林以及副主席伯基思。不难看出,马戛尔尼对中国的皇帝跟大臣们太缺乏了解了。若免除一向为天子南库的海关关税后,那让皇帝喝西北风去?
澳门是葡萄牙人使用诡计、行贿官员取得的特权,那是历史遗留问题,大清帝国的皇帝一直如鲠在喉,怎么可能给你大不列颠这样的待遇?如此先例一开,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纷纷仿效,中国那还不成了被西方国家瓜分的邦国?
很明显,逃犯问题是针对“休斯夫人”号事件,是希望获取治外法权以及领事裁判权。而要求废除口岸贸易对大不列颠货物的种种规条,很显然,马戛尔尼是要通过这样的要求,别有用心地洞开大清帝国的海关,输入足以扭转贸易逆差的货物来改变英格兰人尴尬的贸易现状。
巴林跟伯基思都非常清楚马戛尔尼密报背后的秘密。不过这两位对马戛尔尼的军事炫耀不赞同。毕竟马戛尔尼看到的东印度公司的信件只是一部分,对中国的内情了解还不够全面。现在的乾隆皇帝手下,执掌兵权的是宠臣福康安,这位统兵大将勇猛而有谋略,特使带着野战炮去北京,一定会激怒老皇帝。
现在法国的国内局势风云变幻,武夫拿破仑如日中天,法国跟英格兰之战一触即发,这个时候一旦大清帝国跟英格兰开战,英格兰就面临两线夹击,可能会失去东印度殖民地,这样一来英格兰的海外势力就全部被斩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