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真相(下)(29)

2025-10-10 评论

  1769年10月31日,蒋友仁突然领着两位老乡进了紫禁城。蒋友仁的两位老乡真实身份是传教士,分别叫严守志、梁栋材。两位传教士是带着教廷的任务来到北京的,蒋友仁作为教廷渗透到中国皇帝身边的棋子,有义务将严守志跟梁栋材推销给乾隆皇帝。蒋友仁给乾隆皇帝说,自己的两位老乡可是了不起的人才,尤其擅长天文水法和音乐。当时西洋楼夜夜笙歌,演奏的还是古老的中国乐曲,乾隆皇帝一直想在西洋楼听到西洋音乐,可是懂西洋音乐演奏的人很少,西洋楼的西洋乐队需要扩充人才,蒋友仁的两位老乡的到来,让乾隆皇帝很是开心,就让这两位也进入了西洋乐队。
  梁栋材在蒋友仁的一番忽悠下,就进入了圆明园西洋楼西洋乐队,成了西洋乐队中的洋南郭先生。宫廷御用乐师的金字招牌,梁栋材之前想都不敢想,看到蒋友仁将乾隆皇帝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梁栋材马上将自己带进宫的包裹打开。这一下让乾隆皇帝大开眼界。梁栋材的包裹里面全是乾隆皇帝没有见过的奇器玩物:借光镜、银丝鹦哥、槟榔膏小狗、珐琅珠盒子、珐琅珠荷包、草绣花囊、珐琅珠表绦、内装铜版画、草绣花鞋、金丝绣囊、鼻烟、意大利石鼻烟盒、意大利石小挂屏、文具、红铅笔画成的小铜版画等。乾隆皇帝异常高兴,收下了梁栋材孝敬的奇器玩物,并准许梁栋材在京城长住。
  梁栋材觐见乾隆的这一年,正是乾隆皇帝容嫔晋升容妃的第二年。容妃出身于新疆维吾尔和卓家族,俊俏的容貌、异域的情调让壮年的乾隆皇帝龙心大悦,事事都依顺。西洋楼不仅成为容妃做礼拜的场所,更是容妃的娱乐场所。为了博取美人欢颜,西洋乐队每天卖命地吹拉弹唱。混在西洋乐队的梁栋材自然也就成为西洋楼的常客。不过到了1785年开始,容妃患病,很少露面。1788年,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抱着头发花白的容妃尸体号啕大哭,西洋楼上再无鼓乐丝弦之音了,洋南郭先生梁栋材也失业了。
  卡思卡特中校的中途死亡,错过了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容妃的去世更让乾隆皇帝老态龙钟,在乾隆皇帝那里,梁栋材即使有超凡的音乐技艺,也不能卖与帝王家了。老乡蒋友仁早已作古,梁栋材只能在北京城流浪。邓达斯压根儿就不了解梁栋材的遭遇,曾经是乾隆皇帝御用的西洋乐师,现在成了流浪汉,梁栋材对乾隆皇帝的失望已经到了极点。他劝阻邓达斯在乾隆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派使团到北京,还有一个更为隐秘的苦衷让梁栋材铤而走险,身在大清帝国的首都,成为万里之遥的英格兰的情报棋子。

  1793年5月25日,马戛尔尼率领的皇家卫队正向托伦湾驶去。
  马戛尔尼在舰队的图书馆中,不断地翻阅着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提供的情报以及大堆欧洲人关于中国的介绍。马可波罗的《游记》早就是马戛尔尼的枕边读物。对于即将进入的托伦湾,马戛尔尼已经进行了全面了解,这个地方是大清帝国藩属国安南的一个良港,可以说是大清帝国最南端。这里一直动荡不安,是大清帝国跟法国人的一个火药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跟安南亲王阮福映在1787年签订了《凡尔赛条约》,现在法国驻印度法属殖民地派出高级军官,帮助阮福映训练军队。
  英格兰人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法国人在印度的势力也走下坡路,路易十六看准了安南内乱,跟落败的亲王阮福映签署《凡尔赛条约》,就是要找一个突破口,将势力向大清帝国扩张。条约规定,法国派战船4艘、步兵1200人、炮兵200人、杂役250人前往安南作战。路易十六也不是傻子,条约中还规定阮福映割让托伦港、昆仑岛给法国,作为法国军队的后勤基地,并允许法国自由贸易,自由传教。
  马戛尔尼太清楚路易十六的盘算了。法国人跟阮福映签订条约跟英格兰与莫卧儿王朝签订条约一样,到时候阮福映甚至整个安南王朝都是法国人的傀儡。这样一来,法国人就可以成为安南的实际控制者,破坏英格兰人继续朝东方扩张领土的计划。进而,法国人就可以削弱英格兰在印度地区的商业,甚至摧毁英格兰人在印度的商业势力。法国人还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通过控制安南打通通往中国中部的商道。
  路易十六的梦想在1792年8月10日破灭,45天后,马戛尔尼率领使团离开了朴次茅斯港口。法国人跟阮福映的条约失效了,当时以阮文岳、阮文侣、阮文惠三兄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建立安南西山政权,西山政权正在疯狂围剿阮福映的南越政权,为阮福映与路易十六牵线搭桥的法国传教士百多禄相当失望,法国革命政权压根儿就不听百多禄的废话,甚至停止了给驻外传教士汇款,更别提支持阮福映夺取安南政权。百多禄骨子里是个典型的商人,他募集资金,在巴黎和印度雇佣军,继续支持阮福映跟西山政权战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