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麟一到浙江,就发现和珅给自己整了一个烫手山芋。
一到浙江,长麟就坐船到了定海,可是英格兰人告诉长麟:我们前蒙贡使代奏仰沐大皇帝恩典准令先行回国,实愿及早开行;唯因病人尚未痊愈,恳恩准令暂缓数日。长麟到船上去看,果然有二十多人躺在床上起不来。
长麟无奈,只有将情况向乾隆皇帝汇报:臣验明病夷尚有20余名,现在医治未痊属实。臣若催行迫促,不惟该夷等妄生疑惧。臣当即传谕该夷,尔等不服水土,既然恳求圣恩要在浙江医治,大皇帝矜恤尔等至优极渥自蒙恩准。并遵旨传谕该夷,以尔国贡使奏称尚有夷官一名吗庚哆嘶欲在浙江置买茶叶,顺带回国,已蒙大皇帝恩准,并蒙格外加恩免其赴关纳税。宣谕之际,众夷人同声感颂欢忭之情动于词色。
1793年9月14日,也就是马戛尔尼半夜起来在行宫外排队见乾隆皇帝的那一天,乾隆皇帝相当地不高兴,马戛尔尼提出在中国划一块地方经商,一切都由英格兰人管理,这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乾隆皇帝再傻也知道澳门是怎么到葡萄牙人手上的,英格兰人在加尔各答的阴谋,尽管他们口口声声将罪行推到印度的反叛王族身上的,但他们却通过一个小岛将整个莫卧儿王朝给控制了。
乾隆皇帝打心眼儿里不是计较三跪九叩的虚礼,他老了,英格兰人运送来的长枪大炮,威力超越大清帝国的红衣大炮,欧洲人的钟表等玩意儿,中国人却造不出来。先进的天文仪器,康熙皇帝时期就引入宫廷,可是帝国的臣子们却将这些视为“奇技淫巧”。英格兰人能用长枪大炮控制莫卧儿王朝,大清帝国危矣。
赶紧将马戛尔尼一行打发走,9月14日的当天,浙江巡抚长麟已经被乾隆皇帝再次南调,升任两广总督。事实上,赖在定海不走的英格兰人已经将大清帝国的海防军事秘密给摸得一清二楚。
英格兰皇家卫队的报告中这样描述大清帝国定海边防:“城墙高三十尺,高过城内所有房子,整个城好似一所大的监狱,除了城门口有几个破旧的熟铁炮而外,全城没有其他火力武器。城门是双层的。城门以内有一岗哨房,里面住着一些军队,四壁挂着弓箭、长矛和火绳枪,这就是他们使用的武器。”
蒙在鼓里的大清帝国高层还在担心马戛尔尼捣乱,为了不让马戛尔尼使团在路上捣乱,乾隆皇帝任命松筠为“护送英吉利贡使回广东钦差”。当初俄国人挑唆土尔扈特部叛乱,松筠只身赴俄营,1792年与俄方签订友好盟约,乾隆皇帝赏识其忠勇,擢升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
马戛尔尼被松筠一路保护到了浙江。长麟已经收到了乾隆皇帝的圣旨:
原船当在宁海停待调治患病之人。并查出从前该国夷人曾在浙江贸易,现已密行骁谕铺户严行禁止。该贡使等经赴浙江乘坐原船回国,较为简便,较之赴粤可省过半路程。松筠务须会同长麟,妥协办理,勿任借词稍有逗留。夷人等欲在宁波置买货物一节,惟当凛遵约束,按例置买茶叶丝斤。
乾隆皇帝对马戛尔尼返回的路线都作了安排,希望马戛尔尼一行带着病号,直接从浙江离开,相比广州路程更短,可以看得出乾隆皇帝是多么迫切想让马戛尔尼滚蛋。国中之国对于大清帝国是不能容忍的,更不能容忍加尔各答悲剧的在中国重演。对于马戛尔尼一行,乾隆皇帝要求非常严厉,不能稍有逗留。
洪仁辉当年赶到广东,不死心告御状,乾隆皇帝想起来就生气。长麟到浙江后,听到不少商人抱怨,当年洪仁辉商船到宁波,还欠了上万两银子的货款,现在英格兰人又来了。长麟经过一番暗访,发现洪仁辉商船拖欠铺户银一点五万余两。长麟一听英格兰人要买茶叶,马上密谕铺户等以前事为鉴,毋庸与之交易,借可杜勾引之弊。
乾隆皇帝是不想宁波的商人再卖茶叶给马戛尔尼使团的。在给长麟的圣旨中,乾隆皇帝强调:“若该贡使等向松筠恳请置买物件,当谕以尔等夷船现在宁波停泊,已准就近酌买茶叶丝斤,其沿途经过地方不得再行买物,致违天朝体制。”不仅不让马戛尔尼使团沿途买茶叶,乾隆皇帝对当年跟洪仁辉做生意的商人还耿耿于怀,在圣旨中要求长麟,“浙江人郭姓从前曾经勾结夷商,今已病故,伊子郭极观已经严行管住。著即派要员伴送由别路进京备询,不必全带刑具。”
马戛尔尼船队并没有从浙江滚蛋,长麟跟松筠不得不护送马戛尔尼到了广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