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腾额已经跟秘书交代过,跟皮古等人谈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1780年绞死法国人之后,洋鬼子对交出凶手很是忌惮,他们意识里认为只要交出凶手,不经过任何审判程序,中国官员就凭着杀人者死的观点,将洋人给杀了。潘振承一行很快就见到了皮古,穆腾额的秘书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希望皮古能够交出“休斯夫人”号的炮手,只要将炮手带到广州巡抚衙门审讯,一切生意照常。当然,新来的巡抚孙士毅兼署两广总督,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人,刚刚为乾隆皇帝编撰完《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很高兴,就让这位进士文人来到广东,孙巡抚非常注重礼数纲纪,所以一定会按照程序审理命案的。
皮古这个人非常多疑,尽管穆腾额的秘书费尽口舌,表示不要将命案扩大化,可是这位管理委员会的主任依然不太信任大清帝国的官员。皮古自认为炮手已经逃匿,现在海关衙门是一定要拿人的,那么管理委员会只能找一个替身去满足海关衙门,甚至是满足巡抚衙门。皮古希望能够用替身的方式让巡抚衙门开庭审理,可一旦交出替身,替身的安全问题基本得不到保证,完全有可能不经审理就被杀头。
一个更为不幸的消息让皮古如坐针毡,受炮击重伤的另外一个中国人,就在潘振承一行跟自己交涉的时候,也死了。第二个人的死让中国人越来越愤怒,死亡的信息快速地传到了巡抚孙士毅的耳朵里。孙士毅立即派人给穆腾额传话,一定要将炮击的凶手抓住,如果英格兰人不交出凶手,一切后果将由英格兰人自己负责。
皮古现在越来越感到这件事棘手,对潘振承一行施行拖延战术。
11月25日晚些时候,皮古给海关衙门一个明确的答复,“休斯夫人”号不是东印度公司的船只,管理委员会不能对这艘商船负责,所以也就不能交出炮手。穆腾额听到皮古的话眼珠子差点儿没掉出来,立即派出自己的秘书,一定要让皮古交出凶手。潘振承跟穆腾额的秘书再次找到了皮古。
皮古非常无奈地告诉潘振承一行:“我们对我国的私商船是无权过问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休斯夫人’号的大班乔治?史密斯,比我们更适合于去满足你们的要求。”皮古最后抛出一句话:“我们只做调解人,假如你们愿意保证在商馆审讯一个人而不会有更多的要求,我们可以劝说乔治?史密斯把一个人交出来审讯,其他的事,都不在我们的权限之内。”
英格兰人简直就是拿穆腾额开心,在中国审讯嫌疑犯从来都是在官府衙门,没有听说过在商馆进行审理的。千百年来,公堂之外审理都是滥用私刑,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老百姓,都不会承认审判结果。英格兰人炮击打死中国人,居然还跟中国官府讨价还价,审判地点都要在商馆,蔑视中国法律以及主权尊严到了极致。皮古甚至厚颜无耻地提出交出一个人,皮古说的这个人一定是替身,难道在英格兰有人犯罪了就可以交出一替身了事?太荒唐可笑了。
皮古觉得交出一个人替代炮手去接受中国政府审判,这样的事情在他看来并不奇怪,而且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并且他已经见过这样的处理办法。看样子英格兰殖民者打着公正、法律的幌子,没有少干过违法甚至违背人伦的勾当,替身的命在他们的眼里就不是命,甚至可以拿一笔钱去买来。潘振承告诫皮古,现在英格兰人杀死的是中国人,并且炮手已经跑了,人也死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还用替身是不可能的。
潘振承明确地告诉皮古:“中国官员一直对生意人很歧视,在读书人眼里,商人跟妓女差不多,所以生意人有钱了都喜欢买个官衔,肯来商馆的官员品级都是很低的,低品级的官员没有资格审判这样的命案,所以凶手一定要到广东巡抚衙门的公堂去审理。退一步讲,只要炮手被带到商馆,南海县的县令就会命令衙役将凶手带走。”
皮古一听南海县令要派衙役到商馆拿人,马上就摇头,坚决抗议潘振承一行将官兵带到商馆,那样一来整个欧洲商人都会很震惊。一旦这样的先例一开,以后广东的衙门随时都可以到商馆抓人,这样一来欧美商人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皮古甚至威胁潘振承:“如果你们坚持自己的观点,事情就无法解决,因为我们不能把任何人放在我们觉得会发生危险的状态之下。”洋鬼子的逻辑是多么的荒唐,他们杀人之后,居然担心广东巡抚审判凶手是危险的,洋鬼子的命难道就比中国人的金贵?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