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沧桑(20)

2025-10-10 评论

  一个可怕的而又直指要害的说法在商人之中流传,说李鸿章从直隶拿出的钱实际上根本就不是政府掏出的商股银子,而是政府借给轮船招商局的借款,扣除利息手续费什么的,只有十二点三万两,就这么一笔银子,利息还贼高,年息七厘,跟洋人银行的借款利息差不错了,政府的拿出银子只收官方利息,根本就不负责公司的盈亏责任,这笔钱借款期三年,现在上海没船,福州没船,轮船招商局要么从洋人手里买船,要么自己造船。在太平军叛乱的时候,宋晋就提出了租界洋人轮船,结果曾国藩等人担心买洋船不懂技术会被洋人控制,现在洋人控制中国的航运权,买船之后同样存在这个问题,造船可不是一天两天,一条沙船都要七八千两银子,马尾船厂五年花了三百四十万两才造了六艘,一艘的成本在五十万两,直隶的钱还不够一艘船的成本,三年之后船没有造出来,那里去还朝廷的借款?只要现在入股,将来朝廷逼还钱,这可是练兵的银子,不还借款就有可能背上谋反的罪名,谁敢不还?可能将来朝廷会让入股者倾家荡产。之前已经公开宣布官商合办,原本就脆弱的政府信用经过流言这么一传,更没有商人相信朝廷了。
  流言猛于虎,不过这一切的说法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朝廷打了几十年的仗,已经没有银子了,左宗堂跟俄国人打仗都要靠借洋债,政府的这笔练兵饷银虽说是三年归还,说不定战事一开,说还就得还。为了进一步做个表率,李鸿章咬咬牙,掏私人腰包,拿出五万两银子,这可谓千古奇闻,身为领军机大臣,一国的宰辅,为了推销千百年来第一股,这一次可是下了血本。让李鸿章感到欣慰的是,很快上海滩沙船主郁熙绳老哥们拿出一万两银子认购了一百股的轮船招商局股票。黑社会遭遇无耻的政府也是很害怕,这个郁熙绳也是逼迫认购的,祖宗经过两百多年的打拼,在漕帮积攒下来的家业到了自己的手上已经开始没落了,尤其是太平军造反,苏杭的航线瘫痪了,上海等海路航线被洋人垄断了,很早就死了老爹的郁熙绳对漕帮事务是回天无力,无奈之下也跑到江苏海运衙门从政,还不错,由于家业比朱其昂大,官职比朱其昂的委员高,是海运总董。郁熙绳的入股在漕帮里顿时掀起一场猛烈的沙船主对抗风暴。
  朱其昂原本以为郁熙绳的入股是件好事,大面积动员自己的家族,这哥们还让郁熙绳也动员郁氏家族。两人的举动已经引发了漕帮的震动,群起诧异,沙船主对这两人的举动异常的愤怒,两家的沙船生意都不断遭遇到阻挠,即使中间有人被朱其昂说服,也应为慑于漕帮的势力而悄然作罢。郁家的生意跟朱家的生意越来越衰落,两家跟其他沙船商人“竟至势同水火。”这就是惹怒漕帮这个黑社会的严重后果。李振玉这个时候也提出了:“以众论不洽,又经辞退。”茶贩子李振玉的反复让李鸿章大为光火,作为轮船招商局章程的起草者之一这个时候撂挑子,承诺的入股现在不兑现反而走人,实在太不给李中堂的面子了。这个时候南洋大臣何璟再次从中作梗让李鸿章不高兴,原计划是要拨运二十万石漕粮给轮船招商局运输,这一笔李鸿章为轮船招商局提前拉的业务却让何大人给蹶回去了,还特意给李鸿章写了一封短信,内容的核心就是轮船招商问题很多,什么都没有整出来,二十万石漕粮的运输还是“缓办”。
  李鸿章决定杀鸡给猴看,再不给何璟挪一挪,轮船招商局的事情恐怕就要整黄。毕竟何璟跟自己一样也是国家重臣,李鸿章给何璟写了信,要求何璟严加管束江海关这些顽固份子。清史稿穆宗本纪描述:“丙子,何璟忧免,以张树声署两江总督。”事实上,何璟收到李鸿章那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仅仅过了五天,老哥们就接到朝廷的圣旨,死了老娘的何璟按照规矩回乡丁忧,事实上何璟的老娘早就死了,丁忧只是李鸿章要将何璟整走的一个台阶。吴大廷、沈秉成一看何璟都被整走,也就不再跟朱其昂丁丁相对。在中国官场千百年来打击的重点是结党营私,但是千百年来最为牢固的官场体系莫过于嫡系党派,曾国藩当年对决太平军靠的就是湘军弟子以及湘军扩散开来的淮军、楚军等嫡系部队,李鸿章能走到今天,恩师曾国藩功莫大焉,尤其是在八旗当权的满清王朝,政坛上没有自己的一帮人,寸步难行。李鸿章这个时候出手,将自己的老部下张树声署两江总督。李鸿章还是很担心第二个何璟这样的人出现,在张树声上任没几天,就接到李鸿章的书信,李鸿章在信中说:“倡办华商轮船,为目前海运尚小,为中国数千百年国体商情财富兵势开拓地步。”李鸿章还跟自己这位老部下,现在的张总督张中堂说出自己的决心:“破群议而为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