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86)

2025-10-10 评论

  万站长将手摆得像狗尾巴,他说,那个女人,除了她自己,这辈子不会再有人给她买鞋了。

  万站长接过皮鞋,走了不远,便又站住,回头问余校长,王主任的那篇文章到底如何,教师节过去好久了,还没有动静,是不是真的能够发表?

  这些时,一天到晚都在操心校舍整修,余校长将这事忘干净了。

  经万站长提醒,他也觉得不可思议。

  文章的事,当初都是王主任主动说的。

  每次说起来,口气都很肯定,而且旁边都有人在。

  王主任已经为界岭小学做了重大宣传,没有必要再在自己面前吹牛表功。

  所以,余校长相信,王主任说的话是会兑现的,只不过要稍晚一点。

  万站长觉得,余校长太轻信王主任了。

  屁大一点的界岭都如此复杂,一省之城只怕比一万个界岭相加还要复杂。

  万站长要余校长写封信,问候一下王主任,顺便提一下文章的事,看王主任如何回答。

  余校长将笔提起又放下,反复斟酌,才告诉王主任,自己从省城回来后一切都好,界岭小学也一切正常,只是王主任拍过照片的那根旗杆,差点被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砸断了。

  万站长开始不满意,看了两遍之后,一拍大腿,指着余校长的鼻子说,难怪邓有米说他是狐狸精,以王主任对界岭小学的了解,肯定明白,这块大石头,必然要给学校带来巨大的损害。

  送走万站长,余校长就去找叶碧秋的父亲。

  一开始说的都是整修房屋的事。

  叶碧秋的父亲判断,这三间教室是连在一起的,一间毁了。

  另外两间也会有问题,这要等雨雪连绵的日子才能看出来。

  看看旁边没有别人,叶碧秋的父亲说,早上的事,按他的看法,与村长余实没关系,倒是王小兰的丈夫在起作用。

  不算他自己,六位砌匠,有三人是李家的亲戚。

  所以,他只能假装积极,凡事冲在前面。

  放学之后,余校长见孙四海扛着锄头往后山上走,突然想起来,这几天,李家表哥有事没事去后山上转过好几次。

  也许那些人想扣留万站长只是幌子,背后瞄准的是孙四海精心培育三年,天气晴朗之后就能收获的茯苓。

  老村长在世时,分给孙四海这块山地。

  种的第一窖茯苓跑了香,丢的多,找回来的少。

  第二窖茯苓提前卖了,借给学校做了维修费用,到现在也没还。

  现在是第三窖了,孙四海早就想好了,卖了这窖茯苓,给王小兰和李子添置一些衣物,其余的钱,全部存起来,做李子读高中时的学费。

  余校长装作去看明爱芬的墓地。

  本来只是借口,一到那里,便认真地扎了一只草把子,先将墓碑擦拭一遍,又将墓地里的牛粪铲除干净。

  还将余志的身体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连蓝小梅为他做了一双布鞋的事,全都说了一遍。

  他很想告诉明爱芬,自己送了一双皮鞋给蓝小梅,又怕她不高兴,夜里托梦骂他,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接下来,余校长很自然地走到孙四海的茯苓地里。

  地面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长,正在嬉戏的两只松鼠看到他,马上钻进旁边的树林里,大概是觉得不是威胁,一会儿又钻出来,继续先前的快乐。

  临近收获,茯苓地里几乎没有事情可做,孙四海也只是过来看看。

  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余校长瞅着时机提醒孙四海,是不是搭一座茅棚,请人帮忙守夜,这么好的茯苓,要是被人害了或者偷了,就太不划算了。

  孙四海说:“要守夜也只能是我自己来。”

  余校长也说:“反正到哪里你都是一个人睡觉。”

  余校长说着就要动手搭茅棚,孙四海连忙说:“你还当真了呀,这茯苓可不是好偷的,你就让我好好在家里睡觉吧!”

  余校长提醒他:“万一有人往茯苓地里泼甲胺磷呢?”

  孙四海听出话里有话。

  过了好久,他才说:“真有人想害我,别说往茯苓地里泼甲胺磷,就是往碗里放老鼠药,我也防不胜防!”

  余校长说:“既然想到了这一步,依我看,还不如找个茯苓贩子,将这些茯苓估个价卖出去。”

  孙四海惨淡一笑:“现钱不抓,不是行家。现钱一抓,全是行家!”

  又说了一阵,二人就往回走。

  天黑之后,孙四海一反常态,吹笛子时,不是在家里,而是绕着操场一圈圈地走。

  寄宿学生中年龄小的几个,跟在孙四海身后绕了几圈,就回屋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