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者(98)

2025-10-10 评论

  万站长说:“难道还要我代他向人家求婚吗?”

  张英才说:“有些话,你出面说,效果更好。”

  万站长走到余校长面前,盯着他看了半天,愤愤不平地说,自己一直将余校长当成没有城府的男人,结果连亲外甥都被他争取过去了都不晓得,还以自己是大智若愚的天才。

  余校长的样子像是被万站长吓唬住了。

  这时候,孙四海说,他不相信蓝小梅会将皮鞋放进余校长的被窝。

  否则,他会劝余校长不要搭理这个女人。

  这件事恐怕是张英才张老师画蛇添足。

  本来余校长与蓝小梅之间那种朦胧的感觉很美好,如此一来,倒像是风流寡妇弄点小伎俩勾引男人。

  因为孙四海这么说,大家都不再提这件事了。

  万站长严肃地提醒大家,这一阵要同村长余实搞好关系,接下来就要办理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相关手续,切不可节外生枝。

  他说的字字句句都是民办教师转正这件事。

  然而听起来,总觉得是在警告余校长。

  不要对蓝小梅有情感上的企图。

  余校长用最诚恳的语气向万站长解释,自己与蓝小梅的关系,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

  万站长也平静了些,他叹息着对余校长说,姓万的也是民办教师出身,虽然有点不满情绪,但断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事。

  

  界岭的冬天,如果没有界岭小学,就会格外沉寂。

  冬天的界岭,阳光明媚的日子和雨雪交加的时刻,在气氛上差别不大。

  相反,半山腰上这座破败的学校却很关键,只要哪一天没有读书声随风飘荡,只要哪一天没有背着书包的孩子在小路上蹦蹦跳跳,山上山下立刻死气沉沉。

  离张英才来了又走的日子有好久了。

  学校又要放寒假了。

  红头文件带来的喜悦,早已伴随接二连三的冰雪深藏起来。

  这还不算,往年没有转正的指望,村委会理所当然要支付民办教师工资。

  民办教师将要全体转正的消息传开后,反而是村委会的人一见到就问何时摆宴请客。

  有一次,孙四海被问恼火了,说自己就等着村里发了工资。

  有了路费到县里去上访呢,请什么客!

  村长余实对学校的态度又变好了,这回县里拨下来的救灾款也比哪一年都多,过年之前,余校长他们终于从会计那里领回了一年的工资。

  村长余实态度好转,不全是因为儿子的作文发表,他主要还是考虑村委会的工作。

  他刚听到消息时,也是愤愤不平地将丑话当成好话说,甚至有希望撤销相关红头文件的企图。

  时间长了。

  仍不见下文,他也跟着担心这事会不了了之,无法减去这些负担,村委会的人就难以增加收入。

  村长余实也买了一台摩托车,只要没有雨雪,就三天两头往山下跑,顺便带回从教育站打听到的消息。

  说是消息,其实是没有消息。

  村长余实的摩托车样式和型号与万站长的一模一样,这让余校长他们听到摩托车响声的反应从激动变为审慎。

  要为建设乡村教育事业的“小延安”而常来界岭小学的万站长,并没有实际行动,甚至连敷衍一下都没有。

  邓有米说,万站长是醋意大发。

  孙四海说,万站长是色令智昏。

  余校长从没有将万站长说过的酒话当真。

  对这种局面,最不能容忍的人不是王小兰,而是成菊。

  王小兰只说余校长没有一点男人气概,既不敢爱,也不敢恨。

  成菊却说,要是余校长与蓝小梅有那些事情,万站长还想横里插一杠子,便是天理不容了。

  自从发现摩托车可以开到界岭,天气好的时候,机动三轮车也敢往界岭开了。

  学校放假之后,邓有米曾邀余校长下山,到乡里县里去看看。

  毕竟有张英才在县教育局帮忙工作,还可以到县团委找蓝飞,总之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余校长不想去,说以张英才对界岭小学的感情,如果有消息,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告知,贸然跑去,完全没有必要。

  邓有米不听,他一早乘机动三轮车下山,到县城里见了张英才和蓝飞,天黑之前又回到界岭。

  情况果然如余校长所说,县里也在等上面出台民办教师转正的进一步精神,在制订好相关细则之前,不会有任何其他具体行动。

  不过,邓有米带回蓝小梅的消息,让余校长心动了。

  邓有米看到蓝小梅了。

  蓝小梅当时在干什么,身边还有没有其他人,却都没有看清,只看见蓝小梅穿着棉衣,依然瘦得厉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