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一月
(1)《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三日:“午后为高良夫人写一小幅,句云:‘血沃中原肥劲草……。’”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1)《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午后……又为黄振球书一幅云:“烟水寻常事,……。’”
===================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3)
(1)《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为土屋文明氏书一笺云:‘一枝清采妥湘灵,……。’”
(2)湘灵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参看本卷第146页注(1)。九畹贞风慰独醒,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东汉王逸注:“十二亩曰畹”。又《楚辞·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玻场场∠舭《癫荨G独肷А罚骸*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3)(1)《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下午为萍荪书一幅云:‘禹域多飞将,……。’”
(2)禹域即中国。《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蜗庐,即蜗牛庐。据《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东汉末年,隐士焦先“自作一瓜(蜗)牛庐,净扫其中,营木为床,布草蓐其上,至天寒时,"k火以自炙,呻吟独语”。
(3)玄酒《礼记·礼运》:“玄酒在室”。唐代孔颖达疏:“玄酒N剿玻云渖*黑谓之玄。而大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
故乡黯黯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其二
皓齿吴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2)
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3)
(1)《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知人写字五幅,皆自作诗。……为滨之上学士云:‘故乡黯黯锁玄云,……。’为坪井学士云:‘皓齿吴娃唱柳枝……。’”诗中的“食”条幅手迹作“吃”。滨之上,即滨之上信隆;坪井,即坪井芳治。他们都是日本人在上海开设的筱崎医院的医生。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晚,坪井芳治邀鲁迅往日本饭店共食河豚,滨之上信隆曾同座。
(2)柳枝原为古代民间曲调,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唐代进入教坊,名《杨柳枝》。白居易有《杨柳枝词》八首,其中有“古歌旧曲君休问,听取新翻《杨柳枝》”的句子。他又在《杨柳枝二十韵》题下自注:“《杨柳枝》,洛下新声也。”
(3)子规即杜鹃。师旷《禽经》:“春夏有鸟如云不如归去,乃子规也。”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2)
其二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3)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4)
六月
(1)《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六月十四日:“为宫崎龙介书一幅云:‘大江日夜向东流,……’又为白莲女士书一幅云:‘雨花台边埋断戟……。’”“群雄”,手迹作“英雄”,“不可见”作“杳不见”。按宫崎龙介(1892—1971),日本律师,一九三一年来上海时曾访问鲁迅。其父宫崎弥藏系支持中国民主革命的志士,叔父宫崎寅藏曾协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白莲女士,即柳原烨子(1885—1967),日本女作家,宫崎龙介的夫人。
(2)六代我国历史上三国时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合称六朝。石头城,古城名,本名金陵城,东汉末年孙权重筑改名,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后用石头城代指南京。(3)雨花台在南京城南聚宝山上,亦称石子岗。据《高僧传》,南朝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感动上天,落花如雨,故名。辛亥革命时,革命军进攻南京,曾在此血战多日。莫愁湖,在南京水西门外,相传六朝洛阳女子卢莫愁曾居于此,故名。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曾在湖边建阵亡将士纪念碑,刻有孙中山“建国成仁”的题词。(4)浩歌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前为河南女师事,曾撰一文,贵刊慨然登载,足见贵社有公开之态度,感激,感激。但据近数日来调查,该事全属子虚,我们河南留京学界为此事,牺牲光阴与金钱,皆此谣言之赐与。刻我接得友人及家属信四五封,皆否认此事。有个很诚实的老师的信中有几句话颇扼要:“……平心细想,该校长岂敢将三个人命秘而不宣!被害学生的家属岂能忍受?兄在该校兼有功课,岂能无一点觉察?此事本系‘是可忍孰不可忍’之事,关系河南女子教育,全体教育,及住家的眷属俱甚大,该校长胆有多大,岂敢以一手遮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