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养心殿去请安了?"太后问话很是平稳。
“是。”
“你看,皇上的病可望痊愈吗?”
董鄂妃呜咽着:“妾妃恨不能以身代皇上受病……”太后眼里闪过一道强光,随后又收敛了,反问一句:“真的?”“只要能为皇上添寿,妾妃情愿折自己的寿数!”“哦……”太后略一沉吟,断然问道:“如果皇帝眼下就归天,你怎么办?““我?"董鄂妃吃惊地瞪大眼睛望着太后,心头怦怦乱跳。
“你不是他最宠爱的妃子?
“我……”董鄂妃低下头,伤心地又吐了这么一个字。
“这不是已经招来东西六宫的许多忌恨了吗?你如何能独善起身,如何自保呢?……”董鄂妃潸然泪下,双膝一软,跪倒了,直哭得浑身哆嗦。
“这又为什么?”太后蹙起眉头,突然又一扬眉梢:“你是不是有孕了?"董鄂妃连连摇头,抬起美丽的、满是泪水的脸,象一朵春雨中的梨花:“太后,妾妃就是到死也不能明白……都说皇上宠爱我,无非是天天召我到养心殿去,皇上读书,叫我给他送茶;皇上写字画画,叫我给他磨墨;皇上打坐参禅,叫我侍立一旁,说是佛边天女。话不多说,笑容少见,更没有……”董鄂妃缩住口,脸迅速地红了,直红到耳根。
“怎么?”太后惊异了,"你是说他不曾与你同床?"董鄂妃头更低,脸更红,声音更小:“每晚……都是在一张床上睡的……可他象是块冰,任你费尽心力,也休想化开半分……他从不理睬我,倒头便睡,直到天明……”“竟是这样!"太后不胜惊骇,"有多久了?”“自姐姐仙逝以后,便是这样……”太后呆了半晌,极受震动。她的多情的儿子,竟又如此无情!他真不该投生在帝王家啊,多少烦恼,多少忧伤!……太后慢慢抬起手,说:“去吧。"董鄂妃跪辞,捂着红红的脸儿,抹着一阵一阵的泪,退下了。
庄太后了解儿子,相信这是真的。别人呢?东西六宫的妃嫔贵人们相信吗?皇后相信吗?……旁晚,养心殿传出消息,说皇上病势减轻,热度渐退。宫里一片欢喜。皇太后领了后妃们前往探视。
福临拥被靠坐在床头,看上去衰弱、消瘦,肤色变得苍白而透明,仿佛蒙了一层薄冰,乌黑的眼睛里两点冷冰冰的光却非常稳定。他先向太后笑道:“额娘,儿子不孝,累你许多烦恼苦痛……”太后强笑着坐在福临床前,说:“年来多事,劳累也是常情。母子间何需说这样的客气话。"福临笑了一下,说:“二十四年养育教诲之恩,容儿来世报答。万求额娘恕儿今世不孝之罪,愿来生仍与额娘成为母子,另开一番事业。"太后忍泪安慰道:“你眼看好了起来,还要这样说话!”“好了起来。不错,我是要好起来了。"福临看一眼床脚边站立着的皇后和康妃,两人便走到床前跪下,含泪道:“给皇上请安……”福临平静地说:“日后,赞襄皇太后、辅佐幼主,便是你们的事了,望尽心尽力……”康妃心如刀绞,突然扑上前去,紧紧抓住福临的双手搂在自己怀中,放声痛哭。她的动作一下子撕掉了她历来冷冰冰的外衣,把她自己也不全理解的真情猛然喷发出来。她悲痛欲绝地仰面望着福临,泪如泉涌地喊着:“把我带去吧,我不愿离开你!哪怕你不理我,不爱我,打我,杀我!……我情愿!死也情愿!……”她哭得从头到脚剧烈地战抖着,她那烈火般炽热的真情的吐露,使在场的人都掉泪了。
面对这个热烈的、几乎不认识的康妃,福临无限感慨,叹道:“你不能去。皇三子即将继位!……”“啊!"听到皇上亲口宣布,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惊叹。皇太后是由于欣慰,皇后是因为在意料之中,妃嫔们觉得心里踏实了,康妃却是又惊又喜又痛又愧,哭得更凶,几乎喘不过气来。
福临小心地从康妃手中抽出右手来握住皇后的手,望着她们两人说:“不要哭,不要哭了……朕对不起你们。但这不能怪朕,朕的本心原不想害你们,只是无法违拗自己的本性罢了……但愿你们来生再不要投胎富贵人家,去尝一尝人间的情爱吧!……小珠儿,小珠儿呢?"自从姐姐去世,再没有听到这样亲切称呼的董鄂妃,连忙从众人背后走了过来。福临想放开康妃的手,但康妃紧紧握住,只管把脸贴在上面哭泣。福临便又抽出右手来握住了董鄂妃的小手,静静地笑道:“半年多了,你枉担了虚名,也亏你一声不响,默默忍受。你和你姐姐长得太象,心地也一般无二,世间、宫中怕是都容你不得的。与平日后受百般苦痛,不如跟我一起去吧。我们一起去见她。"董鄂妃这时反倒不哭了,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皇上,神色坚定,连连点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