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临平淡的世事,也就沐平淡而勇进吧!平淡也有平淡的好处,就是冒险投机一槌子买卖而获取功业的可能性虽减弱了,踏踏实实稳扎稳打谨谨慎慎兢兢业业凭真本事真功夫建功立业的可能性反会提升。而且就整个社会而言,平淡的世道或许更有利于在稳定中渐进,特别是,能得以心平气和地厘定、健全“游戏规则”,使法制严密而推及于社会的细部,却浮躁,化焦虑,少些冒险家的乐园,多些草根人物恬静生息的空间。
我与年轻朋友共勉:勇对平淡,创造实绩!
一位职业高中的学生跟我说,他很自卑——毕业以后,无非是掌握一门技术,从事一种相应的职业,然后娶妻生子,过一种平常人的生活……我听了,很诚恳地跟他说,我对他很羡慕,真的,确实很羡慕。他很惊讶,以为我是跟他调侃。我告诉他,一般像他那个年龄的人,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憧憬,有的想成为歌星、影星,或者当个知名作家、画家,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告诉他,这条路很窄、也很险,一般来说,明星式人物,往往是在那条路上拼命追求的成千上万的竞争者里极少数的幸运儿,而且,即使到头来真的获得了名声
,但能否把这名声保持一世,尤其是,是否最终经得起历史检验,也还难说。有的年轻人所向往的,可能是上大学,一步步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学者、教授、专家,这想法更没有什么不对,甚或还应予以相当的鼓励。但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国力所限,以及每个家庭和个体生命的千差万别,恐怕也不能把这种向往当作普遍适用的人生目标。在目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还有不少年轻人向往当商人、实业家,或企盼在官场发展,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公务员,这也都绝不能认为是非分之想,有条件的无妨一试,不过,其成功率,也是很有限的。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发展,看待生活前景,看待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我们便能意识到,落生在这大地上的绝大多数个体生命,恐怕还是应当以掌握一门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谋求一份相应的职业,来作为最基本的人生目标。靠手艺吃饭,遵守职业道德,本本分分地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娶妻生子,丰衣足食,享天伦之乐,有闲暇之趣,不好高骛远,不死比硬拼,自得其乐,问心无愧,这样的人生,难道就一定比成为明星、教授、富商、高官逊色么?
关于人生前景的设计,我崇尚平实之论。跟我交谈的职高生问我:你不是被称为著名作家么?我告诉他,我现在深感自己虚有其名,为这虚名所累的苦楚,非本人难以领会其一二。好在我现在已从文坛中心淡出,越来越边缘化了,得以在平实的日子中使心灵渐远焦虑、渐趋恬静。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理解,我为什么羡慕他们所选定的看似庸常而蕴涵着坚实的生命真谛的技术与职业选择。
几年前,我的德国朋友福斯特给我带来了一只口杯,是从法兰克福机场商店里买来的,那是一种杯壁上绘有幽默字句的“趣语杯”。这类瓷材料制作的厚壁带把杯,如今在中国商店货架上花色品种也已很多,不过杯壁上大多只绘有卡通人物或西洋风情,而没有“趣语”。我曾在若干西方国家的商店里看到过形形色色的“趣语杯”,有的“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半月形杯口的双杯,当然,那“剖面”已然由竖直的杯壁封住了,两个杯子可以交错合拢摆放,杯把一左一右,一只杯上写着:“唉,我只有半杯的心情!”另一只杯上写着:“咦,谁偷
走了那半杯?”还看到过一只胖若南瓜的杯子,杯壁上写的是“傻人有傻福”;有的杯子像比萨斜塔一样歪向一边,杯壁上写着“别让我垮掉”;有的杯子杯壁上鼓出一个“瘤子”,一个箭头指向它,注明:“别慌!良性。”诸如此类,引人发噱,也折射出生存在商业竞争中的人们心中程度不等的焦虑。
福斯特送给我的那只口杯;杯壁上的德文有两行之多,写的是:“想做的事总没动手做;不想做的事总在勉强做。”他把那意思翻译给我以后,我不大高兴,问他:“为什么选这样的话送我?”他直率地说:“这话说的不是你,是我!送给你,为了你能记住我!”福斯特当时正失业,临时帮旅行社带旅游团来中国,充当导游糊口。听了他的话,我一笑释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