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关河(114)

2025-10-10 评论

封四爷眉头皱得更紧,面色更严峻了,说,听他一个在六扇门里吃公差饭的老友说,官里想要接这个案子,因为胡家是财主,大有油水可捞。他们私下谈论,觉得是胡昭华强奸不遂,遭到反抗而丧命的。唱戏的,就算唱旦角的,不也都是有一身功夫的吗?……
天寿沉不住气了,急赤白脸地说:“那忤作难道就不验尸吗?都烧得发黑了呀!……”天福天禄急了,使劲瞪着师弟,天寿一哆嗦,再不敢做声。
封四爷就像没有听到天寿说话似的,一口将茶盅里的茶水喝干,说:“三十六计走为上!你们现住香港岛,或许一时半会儿没事,但早晚要出麻烦!近几天千万不可回广州,不然我可真对不起我的老朋友柳知秋了啦……”
后来,封四爷撇开这个话题,说起了广州社学【社学:当时广州及广东各地成立的抗英保家乡的民间组织,如升平学社、东平学社等。】的事,还说三元里大闹一场,百姓才知道,他们一向最怕的官府,怕洋人怕得厉害,根本指望不上。社学振臂一呼,百姓立即响应,广州城从此绝不准任何洋人踏进一步!封四爷说得慷慨激昂,一半是为了缓和大家的紧张,事实上却不大成功。天福兄弟三个都心不在焉,形色惶惑,哪里还听得进去。
 


第一个离开的是天禄。
昨天,七七四十九日丧期期满。今天大家黎明即起,天福天寿陪同着,天禄到灵堂,拈香奠酒烧纸,告别了师傅,走出听泉居。他已雇好了船,渡海到九龙,取道东莞、从化,绕过广州经陆路到韶关,再搭船向北方。他的目的地,是长江沿岸的几处大码头。
天福天寿送天禄下山,要直送到渔船码头。天禄的行李,天不亮就由阿嘉叔挑下山送上船去了。弟兄三个轻轻松松,本该有许多话要互相嘱咐的,可是自出家门,三个人就很少说话,在离愁别绪的背后,仿佛还有些别的。天福不时注视着小师弟,一旦被小师弟觉察,却立刻转开脸,或者去看远处的景致,或者与天禄交换一道含意不清的目光,点头扬眉之际,似有几分喜色。天寿则多数时候闷头走路,尤其不敢接触二师兄的目光,也不敢跟二师兄说话,向来在二师兄面前任性耍赖惯了的,现在却像个做坏事被大人当场捉住的小孩。
难道临到分离,弟兄们倒生分了不成?
怎么会这样?谁也没想到,谁也说不清。
尽快离开,这是封四爷来到的那天就决定了的。到哪儿去?怎么走法?封四爷和雨香都催他们哥儿仨先离开广东再说,上京师还是去江南,经商还是另买房地重建家园,上路以后再慢慢商议。
当晚,弟兄们聚在堂屋商量,一开场却是长久的沉默,谁都打不起精神,他们还没有从这突发的打击中恢复过来,都感到说不出的沮丧,气氛格外沉重。就连临时移到桌子中央的白蜡烛,也灯焰颤抖,光线暗淡,摇曳摆动不止。
还是大师兄首先振作起来,尽力笑着说道:“事已至此,难受也没有用了。走是一定要走,但,何去何从呢?”
两个师弟仍是无心说话,都拿眼睛去看大师兄。淡黄色的暗光抹去了他肤色的白皙,显得鼻梁高耸,眉毛黑得发亮,竟使他平日温文尔雅的面容中带出几分英气。就像是要鼓舞士气,他提高声音笑道:“我有个好主意!我们一起去浙江找林大人!”他停了停,看看师弟们反应不如他想的那么强烈,便进一步说明:
“林大人不止对我天福,对咱们全家都恩重如山,岂能不报?况且我应许过,服侍师傅终老之后就去追随他老人家。林大人也很赏识二位师弟,不难在他手下谋一份差事,从此跳出梨园行!即使自己做不成官,能让孙辈后代步入仕途也是一大幸事呀!……你们说呢,师弟?天寿?……天禄?”
天禄抬头,看看师兄,再看看低眉不语的师弟,忽然又像赞叹又像开玩笑似的说道:“今天这灯烛有点儿怪,照着你们俩,怎么看都真像金童玉女!……”
即使在暗弱的蜡烛光中,也能看出天寿的脸迅速地红了。天寿蹙起双眉发怒道:“胡说什么呀,你这该死的铁锹!……”
天福也不满天禄不合时宜的插科打诨:“这是什么时候,你还有心思耍笑!”
天禄露齿一笑:“什么时候,笑也比哭好,对不对?……小师弟你干吗老是铁锹铁锹地挂在嘴上?师兄那元宵的美名儿怎么再也不叫哇?太不公平啦!”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