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令青儿上前打听。青儿回来说,是城外刘提督麾下兵将,因城闭不得食物,已饿了五天,众人愤恨之极,拥到城下,要开枪开炮攻城,声言抓住海龄要活剥了,生生蘸大酱吃掉!
这话虽然听得解气,但出城是不可能的了。他们拿的是海都统府的腰牌,若是此时出门,被城外刘提督的兵勇们拿住,恐怕都要替海龄当了这些怒气冲天的饥饿大汉们的点心。天禄当机立断,率领众人后退了两条街,在一处住持早就逃走的仙桃观里落脚。他嘱咐众人千万不要出声,待南门的风波平息后再出城。
阴云满天,不见星月,观内更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大家静候着,燠热难耐,没有一丝风,人人汗流浃背,但大气也不敢出,心里忐忑不安。眼看天将破晓,东方露出鱼肚白,南门的喧嚣才渐渐消失。
此时,四周竟奇异地一派寂静,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风不吹,树不摇,甚至夏夜最活跃的知了蝈蝈也不吱一声。又停了片刻,阴暗的天空中出现几缕赤红的云霞,红得令人难过,令人心痛,令人眩晕,谁也说不出什么原因,都觉得心头悸动,耳鼓发涨,非常紧张。
天禄戴上帽子,整理好衣裳,对众人做了个手势,大家便立刻列队准备出观。天禄嘱咐大家不必轻手轻脚,都要迈开大步走。
刚刚跨出观门,便听得惊天动地的炮响,始如雷霆震动,接着便是如雨的噼噼啪啪的枪声,先是城北,接着城西也枪炮声大作。与可怕的枪炮声同时,城北城东火光闪闪,远在仙桃观都能看见。街道上匆匆马过如电,骑手背上插着红旗,还有不少兵勇队伍朝北城方向开去。城内顿时大乱,这里那里,都有人在喊叫:
“夷匪攻城了!”
出城已不可能,天禄焦虑地朝四面看过,略一沉吟,说:“赶快回去,先守住家院要紧!”他的目光朝跟在身后的“随从”、“仆役”们身上一扫,忽然惊异地问,“英兰夫人呢?”
众人一听,都大吃一惊:英兰夫人果然不在队中!
离家之际,英兰略无留难,为了走路方便,她和她的贴身侍女都在小脚绣鞋外面穿上了男人的行路便靴,只不过填了许多棉花而已。途中她们走得终究吃力,往往落在最后,需要队伍停下来等她一等。但黑夜行进,又尽在小街小巷中绕来转去,不知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把她们两个丢失了。
这一惊非同小可!天禄便把众人分成几股,沿路寻找。之后,天禄领着天寿从南向北又向西奔去。
跑出仙桃观数十步,天寿脚下一个踉跄,天禄连忙扶住,天寿却捂着肚子蹲下了。
“师弟,你这是怎么啦?”
“肚子疼……”
“哎呀,看你脸都白了!满头汗!……来,我背你。”天禄说着就背朝天寿弓下了腰。
“不,不!……疼一阵儿就过去了,不要紧的……”
“那,坐路边歇会儿。是不是跑岔气儿了?”
“没事儿,歇口气儿就好……这些日子常这样……”天寿说着,还是就地坐下了,灰白的脸色渐渐缓过来,嘴唇也有了血色。她蹙着眉头说:“师兄,我猜英兰姐还是中途返家去守着那些箱子了!她只想把咱们送出城。”
“我想也是。”天禄眉间的竖纹格外深,“就怕万一真的走失了,不找一找怎么能放心?”
“不如先……”天寿的后半截话只见嘴动,却听不见声音,因为此时满城枪炮声大作,已经分不清来自东南还是来自西北了。
天禄大声喊着问,力图盖过四周的轰鸣:“你说什么?”
天寿凑近天禄耳边,可着嗓子嚷:“我说,先回家,她要不在,再出来找!”
“好吧!先回家!”天禄大声叫着,并做着手势,指着自己的背,还要背天寿。天寿已经站起身,迈步朝前走了。
两人跑到古通巷口时,见那位曾在西门抚慰百姓的太守大人骑马匆匆而来,满脸激愤,神态高傲,后面有兵勇追着呼喊“请大老爷回!”太守大人理都不理,拨马就走掉了。太守随从中的一人对路边一熟人说,太守大人亲至南门请守门将领开门放百姓逃生,门将不但不开,还出言不逊,看来如今再没有法子可想了等等。天禄闻言对天寿小声说:果然大事不好,这城断断是守不住的了。话还没说完,远处传来一片喊叫:“北门破了!北门破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