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倾国(71)

2025-10-10 评论

田夫人告退出宫,后妃们陪着皇上说了会子闲话,见他没有留谁的意思,便拜辞各自回宫。朱由检重返西暖阁批阅奏章,专心致志,头都不抬。暖阁中只间或有纸页翻动的窸窣响,极为安静。
“咚,咚!嘡,嘡!”更鼓金钲的敲击从寂静的深处隐隐传进来。朱由检往御座背上一靠:“哦,二更二点了,真快!”他打个舒展,呷了两口热茶,在黄麻纸上写了几个字交给吴直:“去内阁值房。”说罢,又埋头去看奏章。
吴直看纸上写着“登州增饷事就教于周先生温先生”,是宣召首辅周延儒、辅臣温体仁的。早点召不好吗?何必定要过二更呢?想来是为让臣下看看皇上勤政吧?此念一动,吴直立刻觉得是亵渎和冒犯,暗骂自己“该死”,忙叫了提灯小太监,持着黄麻纸御书直奔内阁去了。
内阁值房就在乾清门外,不一时周延儒、温体仁都宣到,向皇上叩拜。朱由检待辅臣一向恩礼有加,立刻赐坐,赐茶汤果饵,寒暄几句,方入正题:
“登州增饷四十五万,朕看周先生票拟拨给,甚当。惟恐各边卫所起而效仿,难以应付。”
周延儒半年前升任首相,更加自信潇洒,笑容很有魅力:“陛下,登州乃水陆要冲,既护卫京师,又隔海与东虏相峙,万万不能有失。登抚孙元化乃皇上特简,善用西洋大炮,又有收复四州重任,拨发四十五万专为修筑炮台,造船造炮,各边卫所安能攀比?”
朱由检点点头,转向温体仁:“温先生,你意如何?”
温体仁长身多须,面容黑黄,远不及周延儒漂亮,也不似周延儒那样才华横溢。但他深陷的眼眶里的一双眼睛,却是异常灵活,不时闪烁着或冷或热的光亮。若不见这双眼睛,他颇似一位迂腐的老儒,只要一触到他的目光,便会惧然而惊,悟到这其实是个心思很密、心计很深的不寻常人物。他去年六月入阁为大学士,几乎完全靠了首辅周延儒的援引推荐,因此对周延儒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他比周延儒大二十多岁,仍像门生对老师那样亦步亦趋地跟随其后。今天也不例外,立即应声道:
“周相说得明白,登州若要固防,非四十五万不可……”见皇上眉间几乎不能察觉地皱了一皱,他立刻想到皇上最讨厌臣下结党,自己若鹦鹉学舌,难免党比之嫌,便很聪明地另辟蹊径,“当年往澳门募购西洋大炮,尚须八千两一门,况且还要筑炮台、造海船,四十五万用来也算拮据了。”
朱由检又点点头,沉默片刻,突然盯住周延儒,慢慢说道:“周先生,你看,又有言官弹劾你哩!”
周延儒一听便知,离座跪下,愤然道:“陛下明鉴,受杨鹤贿为之掩败为功,纯是无中生有!至于参貂,臣并未受孙元化馈赠。数日前臣偶感风寒,徐大宗伯前来探病,他精通医道,看脉后说臣肾水不足,元阳有亏,所以畏寒受寒,百病丛生,出于仁心,赠我人参两斤貂裘两袭,也是同僚的一番情义……不料言官平白诬蔑!臣已修得辞政回籍本章,明日便上!”
温体仁连忙离座挨在周延儒身边跪奏道:“陛下,余应桂此疏甚是无理!近日言官不是摘取细枝末节夸大其辞,就是捕风捉影、无事生非。周相身为首辅,最是众矢之的。受贿之事决然无有!参貂一事,确系徐光启为周相疗疾所赠。据说是孙元化赠给徐光启的。但孙元化是徐光启的门生,门生馈赠老师乃天经地义!”
“二位先生请起。”朱由检笑道,“此事朕早有决断,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岂是那种猜疑忌刻之昏主!……朕已拟定批答,请先生看过。”
吴直将余应桂的奏章交周延儒,见头一页贴一张御用宣纸,上有朱批:“应桂谗谮辅弼,必使朕孤立于上,乃便尔行私,是何心肠!着降三级调用!”
    周延儒忙拱手谢道:“陛下待臣之恩天高地厚,延儒虽粉身碎骨不足以报。只是余应桂若因劾首辅而得罪降调,恐钳众人之口,难服言官之心。伏乞陛下宽免,薄惩足矣。”
温体仁看了朱批,说:“周相忒谦了。余应桂一干人若不切责重惩,内阁如何行事?不杀一儆百,攻讦之风难息;攻讦之风不息,朝中党争终无了时!”
朱由检取了两位辅臣意见的折中,将余应桂降调一级以示警戒。此后,君臣三人讲说些个通鉴史事、前代兴革、人材进退等等,很是和谐惬意。三更鼓起,辅臣才告退出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