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下的传统(18)

2025-10-10 评论

  当时的中国人,根本没有订报的观念。所以这份仲外纪闻》,也不敢公开发行。它印了三千份,拜托并且买通送惊报》的报憧,每天随着(京报》,“分送诸官宅”。可是,当时大家弄不清这份报是怎么一回子事,老是疑心有什么阴谋送上门来。所以,即使白送,有人也不敢收。弄得根憧们也害怕了,觉得这个报一定不是什么好报,为了怕连累,最后也拒绝代送了。(中外纪闻)发行了半年,正巧当时御史老爷杨崇伊攻击这个报,说它“诽议朝政”,请下令封它。于是皇帝就下令查封,并且把文廷式赶回家乡去,还说永远不再用他当官了。
  (中外纪闻》被封门后,维新派的书局也被没收、改组,变成了“官书局”,由孙家鼐主持,正式出版一种官报,这可说是中国最正式的官报,大名叫(官书局报)。用黄土纸做封面,长九英寸,宽五英寸,内容除了也有“上谕”和“奏折”一类的东西外,还有一些世界新知识的翻译。这个报纸为了怕当政者不满意,特别声明凡是批评政治的和人物的文章,都不能登。虽然这个报如此委曲求全,可是到了“戊戌政变”发生,西太后还是把它看做传播新知识的眼中钉,还是停刊了。西太后虽然不许别人办报,可是她却不得不承认:报纸这件东西也有它的好处。所以,在八国联军以后,她也想办报了。(甲午战争那一次,被日本一个国家打破,中国人气得想办报;这回八国联军,一次被八个国家打破,中国人当然更气得想办报了!)
  西太后办的报叫《政治官报)(后来改名叫《内阁官报),这个报,还是杂志的形式,不过里面的花样多了:“上谕”、“奏折”、“电报”、“法制章程”、“条约合同”、“外事”、“广告”等,都是基本内容。它的宗旨是:“凡私家论说及风闻不实之事,一概不录。”显然是针对以前(中外纪闻狸“社论”而发的。这个《政治官报》只是要报道政治,并不是要谈政治,所以要议论的,免啦!
  专制政府不欢迎办报,可是爱好自由的人却要办。他们办报,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就是租界。租界是专制政府管不到的地方,是大城里面一些由洋鬼子管辖的地区。专制政府欺负自己人很拿手,可是欺负老外却不行,手反被拿,只好同意洋鬼子在中国大城里划分势力范围,割据称雄。洋鬼子有新闻自由的传统,欢迎办报,中国知识分子就在租界大办特办起来,其中最有名的,是《苏报》。《苏报》是章炳磷(太炎)、蔡元培、邹容这些老少革命党办的报,他们在上海租界里攻击专制政府,骂清廷皇帝是“小丑”等等,愈骂愈高兴。骂得专制政府吃不消了,秘电这个地区的封疆大吏说:
  沪上各报内,苏报近更狂吠,愈无忌惮,着即拿办。转饬密派干役,将单开各要犯分别严拿,各获禀办,毋稍泄漏疏虞,致被克脱。
  专制政府虽然大喊拿人,可是不得洋鬼子同意,拿不进去。专制政府于是跟洋鬼子打商量,洋鬼子也买几分帐,但一看专制政府的严刑峻法,却不能赞同。原来专制政府“宽大”得没有“出版法”,只有“造妖书妖言”、“大逆不道”等的罪名,要用这些法律办人,就如意算盘如下:章炳麟作垃书并革命军序,又有驳康有为之一书,污蔑朝廷,形同悼逆;邹容作革命军一书,谋为不轨,更为大逆不道。彼椚苏撸裣嗉茫首镂ň滴竟煞ㄋ蝗荩辔鞴ㄋ凰2槁稍兀翰焕诠蔽I琊⑽矗焕诰蔽W诿砦竽妫还材闭撸环质状樱粤杞λ馈S致稍兀耗北潮竟贝铀眩还材闭撸环质状樱孕隆S致稍兀和夹把浴⑹樾凑盘⑸炕笕诵模渍咝铝⒕觯诱呓始嗪颉H缱奕荨⒄卤跽章芍巫铮缘贝觥=穹晖蚴倏疲悴蓟嗜剩漳饧酰ㄎ涝都嘟远怕颐榷溉诵摹Y伦饨缫蝗翰怀阎剑瑁桓椅耍型庑疑酢?/P>
  这下子把老外给吓坏了,老外没想到“礼义之邦”的法律竟这样野蛮。照专制政府的法律,要“凌迟处死”,就是一刀一刀剐死,幸亏统治者过生日,优待,改为“永远监禁”,就是无期徒刑。这样重的刑,洋鬼子是看不过去的。所以,洋鬼子只肯抓人,要办人、要审人、要关人,都行,可是都得由他们代办,拒绝引渡。私下里,他们还通知章炳磷等人:“赶快跑!”
  章炳麟是书呆子,不肯跑,被抓去了;邹容跑了,可是忍不住吴敬恒(稚晖)挖苦他的风凉话,自行投案,也关到牢里。小型文字狱判下来,章炳磷三年,邹容两年。邹容年纪轻,黑狱亡鬼,受不住气,结果死在牢里,鸣呼二十岁,时间是一九0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