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白下的传统(19)

2025-10-10 评论

  专制政府开始有“出版法”,包括《大清印刷物专律)(一九O六)、(报章应守规则)(一九O六)、《大清报律》(一九O七)。这些出版法除了采取“预审制”以外,其他倒也宽大。例如要想办报,不论张三李四,只要
  一、年满20岁以上之本国人。
  二、无精神病患者。
  三、未经处监禁以上之刑者。
  就可以在发行二十天以前,向衙门一呈报,缴点保证金,开始言论。绝不会借口报纸太多了,不许你登记。专制政府许你办了,他来封;绝不会根本就不许你办。
  中华民国成立,内务部(内政部)的大官人忽发雅兴,拟订了(暂行报律)三条。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立刻发布(令内政部取消暂行报律文》,予以痛斥:
  昨据上海报界俱进会及各报馆电称:接内务部电,详定暂行报律三章,报界全体万难承认,请转饬部知照等语。案言论自由,各国宪法所重,善从恶改,古人以为常师,自非专制淫威,从无过事推抑者。该部所布,暂行报律,虽出补偏救弊之苦心,实昧先后缓急之要序。使议者疑满清籍制舆论之恶政复见于今,甚无谓也!
  这是一篇划时代的文献,它告诉中国人,现在是自由民主的时代了,“满清籍制舆论之恶政”,已经不会也不该“复见于今”了。这~天是中华民国元年三月九号,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每一个孙中山的信徒,都该想到在这日子里的这个启示。
  这篇文献发布后两年零二十四天,袁世凯公布了(报纸条例),取消了“预审制”。从此,中国的报纸在不断的各种法律夹道赋喝中活下去,它们历经了袁世凯(出版法)(一九一四)、(管理新闻营业条例)(一九二五)、(出版条例原则)(一九二九)、(出版法)(一九三O)……虽然任重道远,可是总还混得活。直到“报阀”出来,天下一统为止。
  回忆中国的报纸史,真教人发思古之幽情,令人怀念那些脱法而出或逍遥法外的“老祖宗报”。
  前面谈的中国报纸,不外是两类,一类是老百姓办的,一类是做官的办的。在这两类之外,还有一种报纸(就是杂志),是外国人为中国人办的,也很重要。最早的有一八一五年(中华民国前九十七年)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这是一个怪名字。其实它的英文名字的意思,就是“中国每月杂志”。这个报每月出版一次,内容有宗教、科学、历史、地理、商业等等。五花八门,名堂很多。这个报是洋鬼子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梁发等人办的,梁发可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正式厕身报界的第一人。这个报,一直办了六年半,到一八二一年才停止。
  现在我们所看的报纸,都是前面这些“老祖宗报”以后的产品,所以只是一些“小孙子报”。这些“小孙子报”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版面变大了,大得像一张报,而不再像一本杂志。现在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老祖宗报”的时候,你绝对不会以为那原来是一份报,你一定以为那是一本杂志,其实那才是报——道道地地原原本本的报,你可别认错了。

  中国人几千年来有一个大传说,人人都信。
  这个传说就是:凡是有点名儿的人物,他妈妈生他的时候,都不简单。
  所谓不简单,是他妈妈生他的时候,他的家人总要碰到些怪事,或是看到些怪光、或是听到些怪声怪调、或是做些怪梦……总之非常那个。
  所以大人物,生起来皆吓人倒怪。
  可是,中国人并不说这些事情怪,他们说这是“祥瑞”,祥瑞就是“可喜可贺的征兆”。
  每个大人物生时都有“可喜可贺的征兆”,这叫“生有异禀”。
  所以,按照这种说法,一个人到世界上来,若来得稀松平常,那就前生注定没发展。
  所以,你看到这里,应该赶紧把这本书放下,快到厨房去,问问你妈,你生下来的时候,她跟你老子有没有碰到些怪事?看到些怪光?听到些怪声怪调?或是做了些怪梦?
  如果她说没有,你千万拜托她仔细想想看,如果实在一点也没有印象,那你就糟啦!
  你这辈子,休想成大人物啦!
  你若不服气,请看下面的一些传说:
  老子——传说他老先生生的时候,是骑着一头白色的鹿到妈妈肚里的。
  孟夫子——他妈妈生他,梦神人攀龙凤,自泰山来。邻居看到五色云,罩住孟家。
  萧何——他妈妈生他,是“感员星之精”。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