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上山·爱(116)

2025-10-10 评论

  "问题是,"君君接下去。"问题是,你一定要硬碰硬,不做一点逃避的考虑吗?看你的作品,的确完全没有逃避。有的知识分子却不这样,他们事前逃避,事后写作内容也是逃避,至多伤痕一下而已。你怎么说?"
  "我以大陆的文学为例,来做说明。邓小平以八个字批评文革以后的伤痕文学,八个字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为什么没有出息?因为哭哭啼啼是弱者的表征,强者绝不如此。强者是要据理力争、挺身而斗,强者并不自怜自己的伤口,强者关心小孩子的未来、千千万万小孩子的未来。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文学家沙特,曾感慨的说,小孩子都快饿死了,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他指的文学,是弱者的文学,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的文学。伤痕文学尽管没有出息,至少它还与自己成长的泥土结合、与生民同病、与国家共休戚,它并不逃世。但有一种逃世的准伤痕文学则不然,这种文学可跑得快,它快速的逃向祖国以外的世界,这种逃世是彻底的,这种文学的作者制造一种假象,是祖国有负于他,事实上,是他吸收了祖国泥土的营养才成长而有今日。我们不清楚他的党是否有负于他,但在祖国动乱时候,他并非独来独往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有原则知识分子;相反的,他还是党员,未尝不参与打压异己。这种文学工作者比起日本的懦种文学家川端康成还不如。川端康成在祖国动乱时吓得喋若寒蝉,勇敢抗争的文学家牺牲了,他却藏在欣赏女人的世界里,回到自古以来的悲哀。他说他悲哀以外,也反抗、也讽刺,方法是在电车上和灯火管制的床上读《源氏物语》,用读书聊以表示对时势的反抗和讽刺,我的天!这是那门子的反抗?那门子讽刺?但没人敢笑川端康成是懦种文学家,因为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虽然如此不堪,但他热爱他的祖国,他不满政治人物和政党,但对祖国感怀感恩,直到七十三岁为女人自杀为止,他一辈子是日本人,没有入过其他国籍。说到这里,扯进讨厌的日本人,实在乏味。赶快做个结论吧。结论是:伤痕文学比准伤痕文学好得多,伤痕文学作者比准伤痕文学作者好得多,如此而已。可是归根结抵,这两种文学都不是我看得起的。现在再转回去,谈再活一遍的问题。我会故态复萌,照样再活一遍。只是、只是,我一想到猫王和他一千个女人,我就应有悔不当初之感。我在时光倒流时,也许自己问自己,你已经干伟大的政府一次了,还不够吗?少一点叛逆,多一点爱情,保猫王一样,多干一点更亲爱的,不也很好吗?哈哈,那时候,我对我自己,会无词以对。"
  "悔之晚矣?"
  "悔之晚矣!"
  "其实何必等到时光倒流呢?你第一次就可能做得叛逆过度了。要后悔,第一次就该后悔了。"
  "那可不行啊!如果后悔,就表示你价值观念动摇了,那牢也坐不下来了,坐牢不是靠身体力量,坐牢是靠精神力量。我被捕后,受到刑求,其中有一项是拶指。他们把三支原子笔夹在我左手四根手指中间,再强行用我的右手紧握四根手指。并戏谑性对我说:万先生,这不是我们折磨你,是你自己的右手在使你的左手痛苦,所以不能恨我们。我笑笑,说:我不恨你们,也不根我的右手,我只恨原子笔。君君你能想像吗?在那种全世界都背叛了你,连你自己的肉体都背叛了你的时候,你只有靠精神、靠精神力量支撑你!抗衡回去,使敌人知道,也使自己知道,你没有完全被打败,你一息尚存,还是有抗衡的余地来苦中作乐、来拨云雾以见青天。没有暴君能够使你不笑。在我被刑求后四分之一世纪,出来了意大利罗贝多·贝尼尼(RobertoBenigni)的《美丽人生》、那部电影,我真觉得导演后得我心。真的暴君可以关你、刑求你,但无法使你不笑、不偷笑,尤其无法使你的儿子不笑,当你处心积虑保护儿子笑容的时候,儿子可以游戏人间,把暴君的金戈铁马当做家家酒。想想看,万劫先生是多么有勇气的人。君君啊,你可知道过去于国民党的叛逆者他们多安全吗?他们大都是在国民党刀枪拳头达不到的地方干的,他们或在洋人保护的租界里干的、或在北方军人的宽厚里干的、或在允许办报的局面里干的、或在民情汹汹的公理昭彰时代里干,的……可是我呢?我全身暴露在国民党空前大好的统治优势下,他们有高度集中的力量、有密集安打的环境、有四面是水的方便、有日本留下的被统治惯性、有现代的镇暴设备、有一党独大、有八号分机、有大量的喊万岁唱梅花的小市民、有美国帝国主义的支持……这一切一切,都足以使干国民党的心灰意懒、胆战心惊。我没梁山可上、没出境证可拿,我活像玻璃窗户上的苍蝇——前途光明,没有出路,随时都要被苍蝇拍子打下来……可是,我还是做了!还是头破血流,一做再做了!为的就是我在玻璃窗户上,自己可以看到光明、可以让人类精神层面奔向光明,像那《美丽人生》中劫后余生的小儿子,爸爸笑着牺牲了,他幼小的心灵才能笑着看见来解放集中营的坦克车,家家酒不再是假的,因为假的坦克车没那么逼真、那么大。君君啊,这是一种了不起的人生态度、了不起的人生观,吃了红烧明虾泻了肚子,坐在马桶上还会笑;干得政府抓进牢里,被拶指时还会笑;做犹太人关进集中营,为了儿子快乐还会笑……这种苦中作乐的豁达、拒绝愁眉苦脸的韧性,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行径、"行动哲学家"行径。人活着,活到了这种境界,才是真正洒脱的高人。君君,尤其请特别注意那些在生死关头笑得出来、从容笑得出来的人,古话说:慷慨成仁易,从容就义难。死得从容不从容,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洒脱不洒脱。南北朝时宋明帝要死了,他下命令,要王景文先死,为了王景文是皇后的兄弟,皇上死了,皇后有权,舅爷自然也有权,外戚王家有权,就威胁到宋家天下,所以宋明帝送了一道命令和瓶毒酒过去。那时王景文正在家里宴客、下棋。他拆开皇上的命令,见到赐死的决定,神色一点也没有异样,若无其事,把命令摺起来收好,照旧下棋,认真的下棋。等棋下完了,他把棋子收好,才慢慢对客人宣布,皇上已送毒酒来,要他自杀,说着举起毒酒满杯,对客人们笑着说!此酒不可相劝。这杯酒可不能请你们喝呀!就从容死了。我遍读古今中外从容含笑死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谓天下第二大洒脱了!悲剧中有喜剧成分,大了不起了!君君,你说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