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愈烧愈短,
直到一点不剩。
它给了别人光明!
却赔上自己的命。
最后和追求光明的,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
"怎么回事,本来是庆祝生日的,怎么谈到同归于尽了?"
"都怪你。"叶葇假装生了气,把小手抽回,不让我摸了。
"我认为潜意识中,可能你希望我早点死掉,那样才美。"
"最美的死法是情人的同归于尽,一起殉情。所有的死法里,我最欣赏这一种,我最向往这一种,死得那么从容、安详、美,这是最好的。即使不同一天同归于尽,第二天补死也行。三十六岁的莫迪里亚尼死后第二天,他的心上人不是跳楼了吗?"
"一起永远活下去,也是最好的。"
"一起永远活下去?变成两个老妖怪?"
"不要老嘛,一起永远年轻的活下去。"
"至少我不行,我会老、会死。你一个人去不老不死吧。"
"男人老一点比较好。你会老就好了,不必会死。"
"那变成了什么?那不是真成了老不死了?"
"没说那么老啊!只老到中年而有风度的那种,不要再老下去。"
"1935年那种?"
"1935年那种。"
"那得先喝到旁斯·得·雷昂(PonceDcLeon)的那种青春泉(FountainofYouth)才成。还是你一个人去不老不死吧。"
"我知道这不可能。纵使能,也变成哈葛德(HenrYRiderHaggard)小说《常春恨》(SHE)中那千年不老的女人,一代一代,别人全死了,她还活着,这不是千古同悲,而是千古独悲了,那太可怜了,还是死了好。"
"这么说,你想殉情了?"
"只是先放弃长生不老。至于砌情,的确死得从容、安详、美,可是,对我还不发生这种问题。"
"如果一个男人爱你爱到单方面殉情而死,你怎么说?"
"那要看我爱不爱他。我不爱他,他这样死了,死得未免太痴;我若爱他,就不致发生这种问题,他为什么要自杀?"
"为什么?为了你并非不爱他。记得唐朝张籍那首《节扫吟》吗?诗里写一个有夫之妇,碰到另一个男人,那男人送她一副珠子,她动了情,收了,挂在腰带上。挂上以后,想到自己家庭也不错、丈夫也不错,明知那男人送她礼物,用心如日月,只是单纯的爱,但她还是解下来,把珠子退回给那男人了。——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如果你碰到这种处境,你怎么办?你爱你丈夫,可是更爱那个他,也退回珠子吧,可是他爱你爱得要死,最后决定自杀,像少年维特(Werther)一样,你怎么解释这种殉情,总不能再说我若爱他,就不致发生这种问题,他为什么要自杀?的话了吧?因为人已死了。你怎么办?"
"我真不知道怎么办,这的确是难题。"
"这种难题还是有三角关系的。如果不是三角关系而是两个人的,难题就更上层楼。《庄子》里记尾生同情人约会,情人没来,洪水来了,他不肯走,抱着柱子淹死了。你是这情人,你怎么办?"
"他们是约会一起殉情的吗?"
"书上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当然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约会一起殉情,女的临时可真放了水。"
"男的临时不放水吗?"
"谁说不放!大大的有放。二十多年前,淡水河边就有这么一幕。两人约会在河边一起上吊,不料男的暗将绊在石墩上的绳子拉脱墩外,结果少女殉情了,男的以杀人处有期徒刑七年。"
"这样看来,殉情者为了安全起见,得预先立下保证一定死的保证书才行。不然的话,恕难奉陪。"
"那也不然,魂断梅耶林(Mayerling)的奥国王子和他情人,还不是说死就一起死了。死法是女的先睡,男的枪杀了睡美人后再自杀,程序如此,如果男的放了枪后放了水,保证书一撕,一切也都没有约束。重要的,殉情还是得找对死对头才成,若找错了,就变殉情独脚戏了。"
"真想不到殉情还有这么多学问。"
"真的好多。魂断梅耶林事件,影响之大,谁也想不到。男主角死了,才轮到奥太子斐迪南(ArchdukeFerdinand)候补。斐迪南被刺,就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见殉情不是一男一女两人的私事,原来可以有这么大的余波。"
"看你这样大谈殉情,好像你已准备选择了这种死法似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