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去成功(38)

2025-10-10 评论

    “时”是季节的变化。
    “物”是大雁。
    你几乎只要执照顺序,就能组合出一句话:
    “我看到湖上飞来许多大雁,就知道冬天要来了。”
    如果再加上一些想像和色彩,就能变得更丰富———
    夜里听见窗外传来嘎嘎嘎嘎的叫声。早上推开窗,发现原来空空荡荡的湖面,一下子多了许多大雁,它们都是脸颊上有块黑的加拿大雁,夏天的时候到北方繁殖;夏天过去,小雁长大了,开也变寒了,就一起再飞往南方过冬。
    这里的湖,是它们过境的地方,只会待上两三个礼拜,它们就要再一次地远行。所以每年我只要看湖上大雁的来来去去,就能知道春天来了、秋天到了。
    我最爱看黄昏时雁群在天空练习飞翔,它们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彼此呼应着“要跟上哟!别飞丢了哟!”于是我猜,很可能是雁爸爸雁妈妈在叮嘱孩子,孩子又回答爸爸妈妈“放心!我会小心的。”
    我更爱看夕阳中雁群降落,它们早早就开始不再振翅,慢慢向下滑翔,落到水面的刹那,又把翅膀高高抬起,啪啪猛拍。接着水上激起一片波纹,斜斜地映着晚霞,闪出点点金光……
    不是简简单单,无论你用写的、用说的,都能引人入胜吗?
    为什么?因为首先你没有忽略“人地事时物”,又用大雁的叫声、振翅、滑翔、波光和晚霞,使画面变得生动。
    所以写文章不难,人家叫你即席致词也不难,只要你依照那个思路思考下去,就能一气呵成。
    好!让我再考你一个稀奇的题目吧———
    《传真机》
    请你以《传真机》为题,说一段话。
    想想,“人”是谁?是“你”!是爸爸!是妈妈!
    “地”是放的地方!传真的地方!
    “事”是传真。
    “时”是什么时候传!何时买的机器!
    “物”是传真机!文件、图片!
    现在,你先别往下看,想想自己能不能编出一段?
    如果仍有困难,就让我举个例子———
    我们家很早就有了传真机,爸爸说有传真机,许多事情都变得方便了,文件、图片,以前都要用寄的,现在即使隔着太平洋,也能一两分钟就传到手上。
    传真机放在爸爸书房,因为跟我的房间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我常可以听到传真机答答答答的声音。爸爸在台湾的时候,总在夜里传信件给我,我躺在床上,一听见传真机响,就会想“那不是传真,而是爸爸在说话”。就会想,明早醒来,又会有一封爸爸给我的信,躺在书桌上……
    孩子!你说,不是非常冷门的题材,你也能应付了吗?
    “人地事时物”,这是记者写新闻稿时,必须列入的内容。一个粗心的记者很可能写了一大篇运动会的报导,记录了一堆得奖名单,却因为忘了写那运动会的地点,而成为败笔。
    一个展览的新闻,把展品介绍得天花乱坠,但是如果忘了写展览日期和开放时间,也可能造成很大的问题。
    记住!
    无论说话、写作、采访。先想“人地事时物”,再加上动态、声音或色彩,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有好的地基和建材,再加上漂亮的装潢设计。
    听我说这么多,你还觉得即席演讲和写作有多困难吗?

    好好选书读,要知道读了一本坏书,也就浪费了能读一本好书的时间。
    你要知道,负一和正一的差距,不是一而是二。
    正一与负一之间
    许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美国的爱情电影,片名不记得了,但是对其中饰演记者的史宾塞·屈赛却印象深刻。
    剧中史宾塞爱上一个新闻系的女教授,跑去旁听她的课。女教授考试,先把新闻重点告诉学生,再要学生写成新闻稿。
    史宾塞没两下就完成了,交上去。
    女教授笑笑,认为史宾塞一定是开玩笑,但是当她拿起来,看一眼,就怔住了。接着宣读那篇新闻稿给全班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