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28)

2025-10-10 评论

    陆丈夫的高谈阔论被打断虽然有些不快,但见到女儿还是感到愉快,女儿一直是缓解他在家中终日压抑的和平使者。武克勤看着比自己高出多半头的女儿,平和地问:“学校里都有什么议论和动向?”
    陆文琳拉着江小才坐在靠门的一张旧沙发上,她一边摇着蒲扇一边不停地在眼镜片后面眨着眼,说道:“我觉得批判黑帮及反动学术权威,大方向肯定没错,但是带钢牌子、打人肯定不应该。”武克勤又问:“这是不是保守派的说法?”陆文琳说:“我和江小才都是造反派,我就不同意打人。钢牌子据说有二十来斤,用细铁丝挂在脖子上,谁受得了?”她捅了捅身旁的江小才,说道:“李浩然教授不是心脏病发作了吗?”
    武克勤与陆丈夫交换了一下目光。李浩然是哲学系的老教授,五十年代初从欧洲回来的,在国内有些名气。陆文琳又接着说:“昨天在现场,李浩然的女儿当场晕倒,还叫人踩伤了。”武克勤问:“李浩然的女儿也参加大会了?”陆文琳说:“她女儿是北清中学的学生,好像叫李黛玉。”她转头问江小才:“是吧?”江小才点头说:“是。”武克勤看看这对年轻人,没说什么。她知道,江小才是李浩然的研究生,自然熟悉李浩然家中的情况。
    陆丈夫看着两个年轻人问道:“昨天没有死人吧?”陆文琳摇了摇头,说:“那倒还没听说。”陆丈夫转头对武克勤说:“那就不算什么。任何大革命都难免有些过头行为,政治家用不着有什么妇人之仁。”
    他的话此刻无疑有一点分量,武克勤正陷入与康生、陈伯达通电话的恍惚回忆中,这时冷静地一笑,说道:“让革命造反派「2」自己去总结经验教训,该谁做出牺牲,就让谁做出牺牲。”
    注:
    「1」中央文革全称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于1966年5月28日,是隶属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文化大革命”领导机构。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展,中央文革逐步取代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政治局,成为指挥“文化大革命”的真正的权力机构,主要成员有陈伯达(组长)、江青(副组长)、康生(顾问)、张春桥(副组长)、姚文元。中共九大建立了新的政治局后,中央文革活动随之停止。
    「2」革命造反派指“文化大革命”中造各级领导反的人和组织,与之相对立的人和组织则称为保守派。造反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曾演化得十分激烈复杂,阵营也不断变化。

    北清大学的万人批斗大会,卢小龙也参加了。大操场上早早就云集了数万人,为了能看清楚,他挤到了离检阅台最近的第一排。他发现李黛玉也来了,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正紧张地注视着检阅台。
    卢小龙对李黛玉没有太在意,他不想和她打招呼,不想分散自己观察重大政治事件的注意力。经过这些天的洗礼,他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用比较政治化的眼光观察文化大革命了。他绝不会再像文化大革命开始第一天那样荒唐了。那天,他居然在批斗会上晕头晕脑地拥挤女生,幸亏没有被发现。特别是那天一开始看到批斗贾昆、米娜时,自己内心的反应实在是太软弱了。然而,时势造英雄,经过这些天的锻炼,自己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真正理解了什么叫“脱胎换骨”。当今天几百个挂着牌子的黑帮分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各类坏分子被押上北清大学操场的检阅台时,宏大的场面真正显出大革命的声势。比起今天的批斗会,北清中学那天的批斗简直就是儿戏了。当批斗对象被撅成喷气式一排排趴在那里时,卢小龙一方面受到强烈冲击,另一方面也在冲击的锻炼中使自己的心更强硬起来。被批斗的黑帮分子中,有北清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他们有的秃顶光亮,有的白发苍苍。这些人中有人和父亲一样是部级干部,有的是全国知名的知识分子,顷刻之间被打倒在地,这种从天堂到地狱的政治残酷,自己要有思想准备。当台上大规模毒打触目惊心地发生时,卢小龙又立刻意识到这是锻炼意志的机会。铁烧红了,千锤百炼,去掉渣滓才能成钢;人也要千锤百炼,去除软弱成分,才能变得坚强。他以冷静的目光看着检阅台上硝烟弥漫的一切,也偶尔环视一下会场上的人群。他看到,绝大多数人都在盲目的狂热中,还有人或懵懵懂懂,或恐惧不安,或惊愕不已。对比着台上那些大会的指挥者,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历史就是自觉的少数领导盲目的多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