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门开了,护士陪着一个面孔熟悉的干部进来了,一身灰色的中山装,一头花白的头发,卢铁汉认出来了,是省委组织部的副部长顾翔。对方神情关切而严肃地走到病床边。
卢铁汉做出要欠起身的意思,对方伸出两手,温和地将他按住,就有护士拉来了椅子,顾翔在床边坐下,扶了扶眼镜,先是平和地问了问他的身体情况。卢铁汉说:“不要紧吧,大概能闯过这一关。”顾翔的方脸上布着苍老而又为难的踌躇神情,他很温和地将一篇探视病人必说的话说过之后,稍有些神色严重地叹了口气,说道:“有一个情况还是要通知你。”
卢铁汉想到昨天小章通报的事情,顾翔左右看了看,护士拉门退出了。顾翔又看了看坐在一边的卢小慧,卢铁汉说:“这是我女儿。”顾翔点了点头,陷入述说正题的情绪中,他说:“你是不是让人搞过一个材料?题目是《关于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查与分析》。”卢铁汉目不转睛地看着顾翔,等着他把话说下去。顾翔瞄了他一眼,显得很敦厚地说道:“这个材料的事情现在闹得比较大,说是从你的办公室里抄出来的,你们地委大院里已经贴满了大字报,材料也被他们报到了中央,江青同志亲自做了批示,要省委严厉查处。那个材料的影印件我看了,我对照了你过去给我写信的笔迹,那份材料不是你写的,可是上面的批注确实是你的。”
顾翔说话时不看卢铁汉的脸,面对着卢铁汉身上盖的白被子,说到这里,他才转过眼光看了一下卢铁汉,说:“对这件事情要有一个交待。”卢铁汉没有说话,顾翔叹了口气,拍了拍床,说:“这个材料不是你组织人搞的吧?”卢铁汉微微摇了摇头。顾翔便说:“那是谁搞的?你怎么看到的?你应该说清楚。”卢铁汉说:“这是我偶尔看到的一个材料,我也不过是参考着看一看,又没有将它公布。”顾翔摆了一下手,说:“你没公布,但是有人把它公布了。”他稍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老卢,我仔细看了一下,你在这份材料上的批注,一共是22条批语,我看那些批语怎么理解都可以,既可以理解为赞同这个材料,也可以理解为对这个材料有警戒。你在材料上还划了15个惊叹号,7个问号,划了很多横杠,这些也都可以做不同解释。我整个替你考虑了一下,觉得勉勉强强还能解释过去,有个别地方牵强一点,只要上边马虎一点,也还能应付过去。可是这个材料本身是很反动的,到底是谁写的,你必须有一个说明。”
卢铁汉眯着眼不说话,顾翔又看了他一眼,说道:“我看材料后边有半页被撕掉了,估计就是作者签名的地方,是作者本人撕掉的,还是你撕掉的?”卢铁汉眼珠转了转,没有说话。那半页是他撕掉的,当时并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只是在看了第一遍后,觉得这个材料虽然危险但很有价值,保留不妥,销毁可惜,便把后面写有卢小龙名字的半页撕掉了;现在看来,那点谨慎显然太不够了。顾翔又看了卢铁汉一眼,摇了摇头,说:“你不愿说,组织上也不能逼你,只是希望你能够解脱自己。”卢铁汉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瘦削的长脸像一副憔悴的木雕。顾翔又转头看着卢小慧,随便关心了两句卢铁汉的医疗与生活状况,便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卢铁汉的手,说道:“想通了,让你姑娘打个电话告诉我,现在省里已经把这件事当做一个重大的反革命案件来追查。”他转身要走,又站住,对卢铁汉说:“这个材料确实很反动,很有煽动力,说它是一个反革命的纲领一点都不过分,这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能够搞出来的,你不应该包庇他。”卢铁汉觉出顾翔的目光审视地落在自己脸上,他便用病恹恹的呆滞神情应付这一切。顾翔背起手在床头又站了一会儿,最后说道:“好好想想吧。省里已经做了安排,对你们整个地委、地革委的机关干部从上到下都普查笔迹,一定要把这个人追查出来。可能这还不是一个人,这个材料涉及山西、陕西很多地方农村的情况。”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走了,卢小慧忧心忡忡地走过来在床边坐下,抓住父亲的手问道:“怎么办?”卢铁汉轻轻捏着女儿的手说道:“没办法。小龙已经当不起第三次反革命了。”
父女俩陷入沉默。儿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旦被揪出来,后果不堪设想。这和反工作组不一样,和在农村时被关押批斗了一阵也不一样,这是一个经江青批示已经定性的重大反革命案件。卢小慧说:“爸爸,您就说这是您收到的一份邮局寄来的匿名材料。”卢铁汉微微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讽刺的微笑,他知道这种幼稚的说法是无济于事的。现在他只有两种选择:不是将儿子交出去,就是自己承担一切。如果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他或许会让儿子自己去承担责任;八年过去了,儿子在他眼里显得更小、更嫩弱了,他绝对承受不了这顶反革命帽子了,许多罪行轻得多的人都被枪毙,何况这份如此“反动”的材料!自己毕竟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牺牲自己保全儿子还是值得的。正是从这个念头闪过开始,他真正觉出自己已经不行了。他在恍惚中看着卢小慧说:“告诉哥哥,他身边如果还有这份材料的复写稿,一定销毁。”卢小慧点了点头。停了一会儿,他又说:“告诉他,一定不要冲出来认账。”卢小慧又点了点头。卢铁汉闭上眼说道:“叫小龙和小刚来吧。”卢小慧凝视着他,泪水夺眶而出,她一定听出了这里含义,但她控制住自己,擦着眼泪跑出去打电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