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114)

2025-10-10 评论

    一直顺着来路往回走。傅老顺窑门口摇着尾巴看着他们的狗,骡马嚼着草料的牲口棚,拉着羊毛绳的独木桥,修好台阶的泥泞土坡,都一个一个过去了。泥水在沉重的步伐下哗啦哗啦溅响着。
    李向南现在有的绝不只是对潘苟世的愤怒,也绝不只是对孩子们的怜爱歉疚,而是一种远比这些更深刻更复杂的情绪。孩子们是纯真活泼的,他们的处境则是可怜的;婷婷的信念是单纯虔诚的,她的处境却是复杂的。这些善良嫩弱的形象比任何成熟人物的言行更强烈鲜明地照射出一些角落的愚昧和黑暗。在政治上查处潘苟世这些人的专横无能,打击顾荣在古陵盘根错节的势力,统一全体县委常委的思想,这原本是他下乡之行处心积虑的事情,但现在不那么强烈地吸引他的注意了。那只是他作为县委书记现实忙忙碌碌时的最直接、最表层的思想和目的性。然而,任何一个人都还有他更深一层、更深两层以至更深三层的思想。正是在那最深层的思想中,一个人才真正表现出他的个性,李向南才作为李向南存在着。或许,现在挤掉潘苟世这包脓的任务已没大困难;或许,更主要是因为刚才教室的情景触动了他深处的情感(那些情感甚至还凝聚着他少年时代的爱憎),使他从自己对历史的探求、对社会的理想,也就是使他从自己毕生要为之奋斗的事业来洞察现状。他是很自信甚至还偶尔有些欣赏自己的干练和政治手腕的,那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给予他的。但是,如果他只是一个铁腕的李向南,他会由衷地憎恶自己。他知道自己的追求。作为这一代人,他既对以往的全部优秀传统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熟悉通晓,又对当代世界科学文明的全部新潮流有着敏锐感受和广博借鉴;既有思想家的理智洞察,又有着理想主义的生动激情。他的全部理智和情感凝聚在一起,使他立志为一个尽可能(“尽”字不能丢,那是他的全部热情想像,“可能”二字也不能丢,那是他的全部冷静估计)理想的社会而奋斗。刚才,在阴暗湿泞的窑洞中,看着那些泥泞中的小脚丫和天真闪亮的眼睛,看着像片绿叶一样纤弱单纯的婷婷,他很动感情。那是一个青年李向南的感情。婷婷、孩子们的纯真可爱,激动着他对理想社会追求的情感。而在潘苟世的愚昧专横中,却能感觉到整个社会滞留的那股可怕的陈腐势力。它过去造成过民族的悲剧,现在依然力图窒息整个人民。在古陵,在横岭峪,在刚才黑暗教室中的那幕场景中,包含着决定整个历史进程的根本的社会矛盾。要深刻地揭示它。这绝不只是改组一个领导班子的政治算术。
    进了公社大院,李向南站住了。人们也都散在他身旁。李向南看了看潘苟世,环指了一下公社大院东南西三面的青砖瓦房,冷冷说道:“把房门都打开,请大家参观一下。”
    潘苟世立刻明白了什么。他结结巴巴地想解释几句,却什么也没敢说出来。
    门一个一个被打开了。
    “你领着参观,一间一间的介绍。”李向南吩咐道。
    潘苟世额头流着汗,狼狈不堪。
    第一间,二十多平米的大房间,正面一门一窗,绿漆油饰,玻璃透亮。走进去,对面是高大敞亮的四扇窗。墙壁四白落地,水泥地面。办公桌、椅子、文件柜、报架、绿色的铁皮保险箱。屋里摆设不多,略显空荡,家具质地比较粗糙。房顶吊着日光灯。
    “干什么用的?”李向南问道。
    “这,这是潘来发的办公室。”潘苟世介绍道。
    第二间,与第一间完全一样,不过当了卧室。有单人床、床头柜、脸盆架、桌子,很脏的被子散摊在床上,满地的烟灰、糖纸、瓜子皮,一双塞着臭袜子的鞋,一只在床东,一只在床西。床头枕边乱放着十几本小人书。潘苟世看见李向南注意到了床头的小人书,额头又沁出一层汗珠来。“这是来、来、来发的宿舍。”他介绍道。
    第三间、第四间还是同样的房间。办公桌上落满了尘土。说不清楚过去是谁办公,将来是干什么用。
    第五间,规格不同了,比前面的房间大三倍。潘苟世说,“这是另、另外的一个会议室。”屋里放着一个落满尘土的乒乓球台,墙角斜倚着几十杆红绿彩旗,地上堆放着锣鼓铙镲等,也落满了尘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