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是出成果的年龄。好了,现在可以讲讲你的家庭纠纷了。”
羊士奇低着头扶了扶眼镜。
他原是工厂技术员,妻子是工人,婚后感情不错。妻子不能生育,他们便要了个女孩,现在已五岁。这些年他自学英语,翻译了一些文章、书籍,妻子也引以为荣。前年,他被调到出版社,家也搬到了出版社宿舍,社会交往多了,家庭矛盾便开始。她像变了一个人,每天毫无道理的大发醋劲儿,昏天黑地地跟你闹,现在已是家不成家,工作不能工作。
他站在楼下,和同一个编辑部的一位女同事谈下班路上还未谈完的一篇稿子。妻子在楼上阳台朝下嚷开了:羊士奇,家里的菜还没洗呢。啊,我就来。他连忙应道,和那位女同事抓紧说最后几句话。一个花盆从三层楼摔下来,吧地在身边粉碎,路人全吓呆了。
我们楼上有个二十岁的姑娘,叫姜宁,在家待业,有时来请教我外语。我怕妻子闹,常常匆匆说几句就完了。那天,我到楼下主编家里,又碰上那个姑娘,说了几句话。她不放心,从家里跟来了,正好撞上,当场扇我两个耳光,骂我流氓。姑娘当下哭着跑上楼了。弄得主编一家人脸没处放。难道我们家就是流氓窝?她想了想,冷静了,也觉得不对,道了歉。没过多久,她闹得更不像话。那天,她下午班,一般十一点才回家,可九点钟就悄悄回来了。正好姜宁又来我家问外语。她冲进门来就喊:我就知道你们通奸,我抓住了。左邻右舍全来看。我和小姜衣冠整齐,女儿还没睡,我正在给她洗脚。从此,弄得这姑娘抬不起头来。
为了事业,我想尽办法委屈求全,能在家干的事,就不到外面去做,减少社交,家务也都由我承担,可还不行。我现在简直没办法。
“她是不是有点精神不正常啊?”
别人给我提过,我特意陪她去医院看了一次,大概是有一些。前一段,社里打算提拔我当编辑部主任,她更神经过敏了,跑到社里去闹。说提拔了我,肯定要和她离婚。吓得社里一直也没敢提拔。
“你妻子叫什么名字?”
于粉莲。
陈晓时点点头。这个名字给他一个直观的信息:“你考虑过离婚吗?”
我和她吵过,打过,离婚的气话,我当然说过。可我现在哪敢离婚?她到社里告状,到妇联告状,还到报社告状,哭天抢地,说我有第三者,道德败坏。“保护妇女合法权益”要抓我典型,社里有领导已考虑让我离开出版社,那样,我只好再回厂里,每天由她看守着。
“我问你到底考虑过离婚没有?”
能离,当然离。而且永世不再随便结婚。
星期天,天坛公园,英语世界。喧喧嚷嚷的人群中,他又遇见了黄夏平。两人笑笑,开始用英语会话:你每星期天都来吗?他问。我打算每星期天来。她回答。你今天没穿旗袍?
我不能总穿一件啊。俩人笑了。他和她很谈得来,他感觉;她和他也很谈得来。他们都期待第二次相遇;他们果然相遇了,都很高兴。这又是他感觉到的。他笑着正要往下说,突然叭一个耳光,扇得他眼前一片漆黑,一片漆黑中一片金星,一片金星过去一片粉红,粉红过去是彩虹,彩虹过去是一片模糊。他捂住脸,于粉莲怒气冲冲在迷雾中赫然雕现,高大魁梧,凶神恶煞一般。腥涩涩的,鲜血从嘴角流出来。夏平惊呆了。周围的人也惊呆了。你是哪个单位的?于粉莲板起脸气汹汹地追问夏平:你和我丈夫光天化日下搞什么名堂?他愤怒了:你怎么这样恶语伤人?她却提高嗓门,对着惊愕的人群:他就叫羊士奇。他是环球出版社的,《哲学社会科学译林》的编辑。他有了地位就在家虐待老婆,出来和别的女人乱搞。搞了不知多少个。我现在就是要揭露他。革命的同志们,要对他提高警惕。他气得浑身哆嗦,想扇她,当着这么多人,不敢;想转身走,她还会纠缠黄夏平。他实在克制不住了,跺着脚吼道:你欺人太甚了。他又转头面对大家:我打扰了大家学习,对不起。然后又低头对夏平说:请原谅。让你受这种侮辱。夏平同情地看着他。他泪流满面地走了。
“黄夏平?是不是在首都图书馆工作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