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熊国兵是挺魁梧的男人,穿着个小裤衩满脸恐惧地立在那儿,手里拿着一双筷子,地上的电炉正咕嘟嘟煮着鸡蛋挂面。床上紧裹着毛巾被有点哆嗦地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半裸女人。粉红的裙子裤衩挂在椅背上。他老婆不在家?
好一会儿人们才反应过来,有个男人咽了口唾沫说:我们是来查电炉的。
熊国兵立刻活了:“我从今以后再也不用了,我认罚。这个月大院的电费我一个人都出了。”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十元钞票塞过来,没人接。“你们抽烟吗?”他又拿起烟来分散,人们自然都客气地推让。“来来,大伙儿坐。”他搬椅子拉板凳,显出一股圆通世故,人们当然不会坐。有个妇女端起气来,正正经经地说了两句:“以后你别再用电炉了,二十八家一个电表,这理儿你该明白。”“我说过了,永远不用了。再用,我算对不起大伙儿的教育,望大家担待担待。”他拔下插销,端下锅,通红的电炉丝顿时见暗,他提着插销线,把电炉拎起来:“你们没收了吧?……不?那我明儿一早砸碎它,扔在大院门口垃圾堆上。大伙儿明儿眼见为实。”
月光下,西院北房二层楼的阳台上,檐影下,只立着七号的女孩子。她仰头看着天上又快变圆的月亮,断断续续哼着歌。她回头看那边六号家,阳台玻璃门开着,纱门紧闭,半透明的红色窗帘后面有微微移动的人影。她和他约好,今晚在阳台上聊天的。怎么不来?
六号,就是那家一天到晚拖地的上海人。上中学的儿子正在和父母商量事,小妹妹坐在台灯下聚精会神地做着作业。奶奶要从上海来北京住住,但她行动不便,谁去上海接她呢?父亲说道:“瑞瑞倒是放暑假,但是……”“他太小了,自己还照顾不过来呢。”母亲说道。“也是,瑞瑞还太小。要不咱俩谁去吧?”
吉小瑞,为第一次与父母一起共议家事而感到兴奋:“爸爸妈妈,我已经快十六岁了,完全可以胜任,我去吧。”他是男子汉。
“不行。”母亲说,扶了一下眼镜。
“还是我去吧。我正好有一本书稿要送到上海出版社去。”父亲说。
吉小瑞更有劲头了:“爸爸,这件事也交给我吧。”他渴望到社会上闯荡。明天就动身。他忘了今晚阳台上的约会。
庄韬,像所有人一样晨起晚睡,昼劳夜梦。他的许多梦也是不便讲给他人听的,荒唐,没逻辑。人在梦里就变成另一个样了?自己的思想还要继续改造,灵魂还须进一步净化。
人活着要崇高,人要追求道德美。他到处讲。同志们,同学们,如果我们没有美好的道德,就好像赤裸的野人,那怎么行呢?有的年轻人在生活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左右有多少白眼全当看不见。那像话吗?有容貌,有地位,有金钱,有权势,都比不上道德美更宝贵。
他外出开会,正好又是“她”陪同。路过一个路口,一个灰头土脸的农村妇女坐在马路边咳嗽着,一口又一口地吐着痰。真不讲卫生。“她”嫌恶地说着,侧脸而过。是不讲卫生。他也说着,从旁边走过去。但他又站住了。怎么,丢东西了?“她”回头看着他。他犹豫了一下,又走回那个农村妇女面前。你怎么了,为什么坐在这儿?他问,闻到了难闻的馊臭味。妇女仰起脏污的脸没精打采地看了看他:来北京找儿子——他在这儿做木匠——没找着,病了。说着又咳吐。他看着脏秽的咳吐物,恶心翻胃,硬逼着自己蹲下身,和蔼地问:你是哪儿来的,哪儿不舒服?感觉到“她”也慢慢地走回来了,站在自己身后。都问明白了,他搀着妇女一点点站起来,走到附近一家医院。替她挂号,陪她看病,对医生护士做解释,为她交药费。最后,给了这位农村妇女回老家的车费。
开会误了,人疲劳不堪,身上又脏污又难闻。“她”不远不近地和他并肩走着。我应该不应该这样做?他问。“你为什么不再送她去火车站?为什么不替她买好票,再搀着她上火车?”“她”这样说道。他站住了:你什么意思,批评我没做到底?“我没批评你,我是问,这些事你管得过来吗?”
他一路上在萦回这个问题。他为什么没再做到底?又问:“如果那个妇女是麻风病,浑身腐烂传染,自己还会搀她吗?”这件事,他后来一次又一次在讲台上公开了出来,“我根本不像人们宣传的那样完美。”但台下却为他的完美崇高热烈鼓掌。“你真是个好人啊。”有人写信这样说,那个农村妇女临别时也曾这样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柯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