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十七岁(110)

2025-10-10 评论

  「那你呢?如果我先死了,你后死,你埋在那儿呢?」
  「我……我?我有尸可埋吗?」我笑着,有点无奈。「我死后完全捐给台大医学院了,我可算是尸骨无存了。就算存了一副骨架子,与人骷髅相见,我还是无骨可埋了。」
  「你死后捐出尸体,你真前进。」
  「一般人死了,死后都是全尸,即使被砍头了,照中国的习惯,也不希望『身首异处』,所以要找专家来,专家叫『缀元』师傅,『缀』是连结,『元』是脑袋,他把砍下来的头,端正的接在脖子上,再用熟练的技巧,在脖子正面左右各缝一针,又在背面补上一针,就算完成归位手继,这样三针缝下来,人又变成全尸了。将来尸骨朽了,好歹还是埋在一起。不过历史上有个人的遭遇很怪,他就是中国人信的关公、关老爷。关老爷被俘后,被孙权砍下头来,但他却『身首异处』而葬,他的『身』埋在湖北当阳,『首』却埋在河南洛阳。原因是曹操要看他的『首』,所以,『传首』到洛阳,就地埋在洛阳了。一个人,死后头和身体离得那么远,倒也真罕见。关老爷这家伙一辈子死后走运,由凡人滚雪球一样滚成大神,他的声名死后不知翻了多少番,声名以外,尸体也从湖北折腾到河南,死后真是热闹得很,英国的哈代都比不过他。」
  「你呢?你死了,处理你的尸体,还有『骷髅相见』等问题,是不是?」
  「我提供给学医的学生们『大体解剖』后,并约好,解剖后剩下的skeleton、骨骼,要制成标本,永远挂在医学院的骨科,使恨我入骨的人,永远可以看到。」
  「如果不恨你入骨的呢?」
  「那他可以来看我一身傲骨。」
  「英文有askeletonatthefeast的典故,叫作『宴席上的骷髅』,起源自古埃及人在重大宴席上,都要当众摆上一具骷髅,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存不忘亡。也许,你的骷髅不该只放在台大医学院,该巡回展示,在宴会中巡回展示,学古埃及人。」
  「干嘛?别忘了英文中askeletonatthefeast.的另一意思就是扫兴,Hispresenceatthefeast(party)wasaskeletonatthefeast.死了还这样闹人,不恨我入骨了也要重新考虑了。」
  「听起来,有点羡慕你死后还这么有骨气,可惜的是,我恐怕看不到了。」

  朱仑是神童,更神奇的,是她并非普通的神童,她恍如电脑附体、神童得如虎生翼、如天马行空。
  我对她有两种行动,一种是老想测验她智慧上的深处;一种也是深处,无须测验,只须强暴。
  我问朱仑:「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食人族,一共六个人一起过河,只有一条只能载两个人的小船,六个人中,只要留在两岸的食人族人数多过传教士,传教士就被吃了,要怎样过河,六个人才全部到达对岸?」
  朱仑一笑。「这问题你难不倒本神童,我用十次『然后』,就解决了。先是两个食人族过河,然后一个食人族回来,然后两个食人族过河。然后一个食人族回来,然后两个传教士过河,然后一个食人族和一个传教士回来,然后两个传教士过河,然后一个食人族回来,然后两个食人族过河,然后一个食人族回来,然后两个食人族过河。现在,六个人全部到达对岸了。」
  「真是神童!真是神童!」我赞叹。「再考你一题。一个花和尚,清早六点上山,四小时后走上山顶。第二天,同样清早六点下山,约四个时后走回平地。在上山期间,一定有一个时间点他正经过某空间点,在下山期间,他会如时如点重叠了一次他自己,你怎么找出那个空间点呢?」
  朱仑又一笑。「拍两部全程电影吧,后然后把两部底片重叠,时时放映,上山和下山的花和尚会同时走向自己,一旦对撞,重叠出不相上下那一点出现,花和尚就顿悟了。」
  「又是神童!又是神童!」我又赞叹。「再考你一题。二十四小时内,一座钟的分针与时针是不是重合二十四次?」
  朱仑三笑。「这问题也难不倒本神童。答案是二十二次。虽然分针每走一圈,就要和时针重合一次,但分针走的时候,时针并不是静止的;分针每走十二圈,时针自己也要走一圈,因此,对时针来说,分针只绕时针走了十一圈。当分针走了二十四圈的时候,时针也走了两圈;因此分针绕时针只走了二十二圈,所以只重合二十二次,以为重合二十四次的,是错觉。」
  「还是神童!还是神童!」我败得好惨。「再考最后一题,还是刚才的那座钟,它报时了。却在一小时又一分钟的时间内,报时二十七次,请注意,这钟并无故障、人也没听错,出现二十七次他时,怎么回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