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十七岁(56)

2025-10-10 评论

  「真有趣,并且见怪不怪的羡慕你可以这样『浪费』你超人的记忆力,去记这些一翻开报纸就看到的资讯。当然我承认:能够记住它们并且随机取样,也是一种效果、戏剧式的效果;也是一种特技、应声而出的特技,所以说,我羡慕你。」
  「随机取样的样,能够记得一清二楚,其实只是起步,真正要达到的目的,你知道,是如何根据资讯,提出解释;根据知识,浮出想像,不是吗?就如Einstein(爱因斯坦)说的:Imaginationismoreimportantthanknowledge.,想像比知识重要,也就是说,解释比资讯重要。不能对资讯做出漂亮的解释,一切资讯,只是累赘,只是礼拜一忙翻天,又所为何来?难怪『纽约时报』上那位『启发作家』一出来,大家就像遇到救星,其实呀,『启发作家』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解释问题,只在形式上清理掉多少『资讯瓦砾堆』,也是不够的。『纽约时报』说,这位作家要求用selectiveignorance(选择性忽略)的方法,面对排山倒海的资讯,但是,选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要用『革命法庭』式的办法硬砍掉多少吗?还是判定『坏分子百分比』方法硬分摊吗?所以呀,如何真的『启发』出电脑前面千千万万的『电脑奴隶』,才是一切的关键。大师救命!」
  「多谢你这样抬举本大师。本大师早就有鉴于此,所以不玩电脑、也不靠电脑,当然,『资讯瓦砾堆』也埋不到我。我呢,自己玩『土法炼钢』,虽然资讯未必到N的程度,但是看到今天资讯不但NNN,并且N+1、N+2、N+100……N到把大脑都累坏了、或弄糊涂了,我可不要受那洋罪,我宁肯资讯清风徐来,也不要暴雨骤来。我必须准确的声明,这是指我这一行而言,我这一行只要一个孔子,不要N个孔子或N+100个孔子,其他依此类推。我只要一个朱仑,有了朱仑,就有了一切。」
  「真会说话呀,就是这种话,再多的资讯也弄不出来,要靠解释、靠想像、靠大头脑。像你。」
  「我们总要出现一些『东方不败』的人类大脑吧?出现一些能够跟电脑争雄的大头脑吧?或者说:人类在被电脑消灭前,总要有些末代人脑吧?」
  「人脑与电脑能和平共存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能和平共存吗?关键在人类的大脑能不能以战逼和。人类的大脑,在数学方面,我们看到有神童式的抗衡能力,法国二十七岁的正攻读人工智慧的博士生,他坐在笔记型电脑前,由电脑随机选取两百位数后显示在萤幕上,数字多到占了十七行。他只用了七十二点四秒,就得出这个数字的十三次方根是个十六位数:两千三百九十七兆两千零七十六亿六千七百九十六万七百零一。这位神童说,他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像他一样在脑子里进行人工智慧运算,不过他拥有非常快速的运算能力,『有时我做乘法运算时,脑子动得太快了,必须吃药抑制,才能让自己缓和下来。』他说,他利用一整套的过程来强化运算能力,让『自己表现得像一部电脑』。我们很高兴的承认,承认这些数学神童人人是天才。问题是,他们计算出来的是数字能力,而这种能力,对电脑说来,是小巫又小巫,相对的,电脑却是大巫又大巫,大到人类再有天才,也追不上它。电脑这大巫巫术所及,还不止在超过数学方面,其他的科学上,一样一样又一样,都被它吃掉了,各行各业再多的神童,也阻挡不了它了。从媒体报导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波又一波『深蓝』式的科技胜利,像海水一波一波的侵蚀大陆,人类还有多少『自己的』大脑可以幸存呢?或者说,可以和平共存呢?看来看去,我看只有在非自然科学方面,才有机会,也就是说,只有在电脑『脑不到的地方』才有机会,除此以外,再多的神童出现,都没用了。『神童现象』其实只能表现在数字上、记忆上,和棋盘式的推演上,在人文上,表现不出来哲理式、串连式、综合式的理解,出现死角。必须超出这一死角,超出以后的表现,可叫作『超神童现象』,我看到一个人,展示了这种现象,她叫朱仑。她以优美展现出『超神童现象』,她用漂亮赤裸的大腿,跨越到人工智慧达不到的『势力范围』。」
  「这就是你描写的『超神童现象』?」
  「这五个字不太能涵盖了,应该叫作『朱仑现象』。所谓『朱仑现象』,是用十七岁的青春美丽,包装了古往今来、包裹了人工智慧、包罗了真象、假象、与万象、又包藏了祸心。」
  朱仑眼睛一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