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有话说(20)

2025-10-10 评论

  大家看到这一张没有?当年的《新华日报》,共产党的《新华日报》。这一张,是在国民党最后跟共产党搞翻的时候,不许办报的时候,查封《新华日报》,最后的两张,由吴玉章带过去的,这个时间就是1947年2月28号。1947年2月28号,在台湾出了一件所谓二二八事件,在重庆也出了一件二二八事件,就是共产党的《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彻底查封了。可是我们想想看,在没查封以前,共产党利用国共合作的这个机会,那么样千辛万苦地办出来《新华日报》,有了多少影响,制造了多少言论自由。国民党派人驻在新华日报,监督他们每一天的稿子,《新华日报》还可以出报,最后,在查它的时候,还可以把最后的两三张报纸带出来,作为纪念,这就是争取言论自由的一些技巧。
  中国共产党受尽了国民党打压言论自由的窝囊气。今天中国共产党……他们也会想通,适度的言论自由,对他们没有害处。当美国的总统在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演说的时候,现场播出的时候,给了美国总统言论自由,他们怎么样呢?他们跟你过不去吗?他们并没有。
  在古代,有一种谏官,就是我劝你皇帝,是以劝阻的方法,来取得言论自由,你杀了我,我也要劝你,我是敢言而不敢怒,我不跟你翻脸,我是很敢讲话的,可是我会笑嘻嘻地跟你讲,很技巧地、很诚肯地、一片真情地跟你讲真话,让你接受我的话,不然抱着你的大腿不放。为什么我要劝你?这是中国古代的方式嘛。今天,言论自由就是这样变出来的。
  所以我认为,言论自由的取得,不是靠着横眉怒目,而是靠着相当高的技巧,这个技巧就是我跟大家一再说过的:情欲信而词欲巧。情欲信,就是我态度非常好,技巧非常好,内容是真的,证据在这里;可是,我讲的技巧,是非常细腻的,使你听进去的——如果你听不进去,你也只是皱眉头而已,如果你听不进去,你也会暂时地忍耐我而已。也许我会被你挨一刀,可是你不要忘记,我会卷土重来,因为我是没完没了的。

  我感冒了,所以声音非常的难听,用北京话来说,你就将就一点吧。
  首先,请你看看一个古董,是19世纪中国的艺术家赵之千刻的一个图章,上面刻了八个字,叫做“平生之志,不在温饱”。这是什么人讲的话?是宋朝的一个丞相,当年他考状元,考取了以后,大家向他道贺,说你这一辈子吃穿不尽。这个宋朝的伟大人物说:生平之志,不在温饱(我这一辈子的志愿,不在吃饱饭,不在穿衣服,我还有别的志愿)。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里面的,就是说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一块面包,还为了别的。我讲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在成长的过程里面遭遇到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凄惨到是生命的最低标准的问题,就是温饱的问题。
  我给大家看一段《邓小平文选》的话,他说:我们从1957年以后,耽误了二十年,而这二十年又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非常可惜的。这里面包括了“文化大革命”,包括了“大跃进”这些时期,中国耽误了二十年。他说:现在是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们的经济,第一步就是达到温饱水平。看到没有?这是邓小平在生前他所希望的,我们第一个目标先达到温饱的水平。
  我们再看,邓小平说,这一次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
  我看过十几年前的一个甘肃的调查报告,一群教授到甘肃去考察,渴了,到一个农家里面要水喝。进了农家以后呢,一个衣服穿得破烂的老农民在那里给他们水喝。他们就看到床上有个破棉被,棉被里面在动。他们就问:“里面有人?”那农妇说:“那是我的女儿。”教授们就问:“是生病了吗?”“没有生病。”“在休息?”“没有在休息”。“怎么了?”“没有衣服穿,没有裤子穿。”——一个大姑娘没有裤子穿。我告诉各位。没有裤子穿,怪不怪共产党呢?我告诉你,国民党当年的行政院院长就是我的好朋友李庆华的父亲。他来做行政院长以前,有一次跟我见过面,他告诉我一个故事:当年国民党统治大陆的时候,他也到了大西北,发现那个门帘上面就挂了一条裤子,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爸爸出门的时候,妈妈就得光着屁股在家。妈妈出门的时候呢,爸爸光着屁股在家。为什么呢?只有一条裤子。怎么穷得这个样子?就是穷得这个样子。所以,这个没有裤子穿的问题不能怪共产党。怪谁呢?怪我们整个的祖国经过多年的战乱,地大而物不博,人口又多,所造成的一个现象。所以,穿裤子,能吃饱饭,保持我们的温饱,这个变成一个基本的人权问题。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