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37)

2025-10-10 评论

  以前我读六百多年前的一本老书——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里面记柬埔寨的"阵毯"风俗,由僧道来把女孩子"去其童身";现在我环顾六百多年后报纸上这些"复其童身"的各种广告,我真要惊讶这个世界无奇不有,更惊讶在现代化的中国,竟还有这种丑恶的现象!但是当我把这种丑恶现象的来龙去脉做一番探源的工作以后,我就不再惊讶。我只是在心头抑止不住一种叫喊,要我向这个社会呼吁:
  "任何不幸的女人不必再悲叹她们的不幸。如果她不能逃脱丑恶的现实,那她至少也不必有玉玷花残的幽伤。须知同床可以异梦,恨海并不难填。在处女膜问题上,实在有发挥纯粹唯心思想和高度精神文明的必要。到那时候,王阳明先生如重新活过来,他不会再说满街人都是圣人了,他会改口说——满街人都是处女!"
  〔注一〕参看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八《如梦令):"一人娶妻无元,袁可潜赠之《如梦令》云:今夜盛排筵宴,准拟寻芳一遍。春去已多时,问甚红深红浅?不见不见,还你一方白绢。"白绢就是用来沾"元红"
  的,没有"元红",就要被词客嘲笑。
  〔注二〕参看《金史》卷八十二《萧仲恭传》。萧仲恭的儿子萧珙,是礼部侍郎,一女孩子名耶律弥勒,是萧珙的小姨子,金朝的海陵帝要把她纳为妃,"使珙自汴取之,还过燕,是时仲恭为燕京留守,见弥勒身形不类处子,窃忧之曰:上多猜疑,珙其祸及矣!"弥勒入宫,海陵帝一试,果然大发雷霆,半夜三更就把萧珙找来,大骂一顿,并且立刻撤职,最后还是把他杀了。
  〔注三〕方苞《高节妇传》里记高节妇十六岁开始守寡,守到了九十六岁,共守了七十九年、这恐怕是历史上最高纪录了,真可说是"守寡大王"。
  〔注四〕还有一种烈妇,根本不管儿女或公婆,自己先一死了之,戴名世《南山集》中的《李烈妇传》.记李烈妇丈夫死后,塾师劝她"汝尚有舅姑,下有子女各一,其责皆在汝,奈何殉硁硁之节,而昧孝慈之义乎?"
  可是她根本不听,还是自杀了。
  〔注五〕《旧约全书》申命记第二十二章中,有这样的文献:
  一、"人若娶妻,与她同房之后恨恶她,信口说她,将丑名加在她身上,说:"我娶了这女子与她同房,见她没有贞节的凭据。女子的父母就要把女于贞节的凭据拿出来,带到本城门长老那里……
  把那布铺在本城的长老面前,本城的长老要拿住那人惩治他,并要罚他一百舍客勒银子给女子的父亲,因为他将丑名加在以色列的一个处女身上。女子仍作他的妻,终身不可休她;但这事若是真的,女子没有贞节的凭据、就要将女子带到她父家的门口,本城的人要用石头将她打死……"
  二、"若有男子在田野遇见已经许配人的女子,强与她行淫,只要将那男子治死。但不可办女子,她本没有该死的罪、这事就类乎人起来攻击邻舍;将他杀了一样。因为男子是在田野遇见那已经许配人的女于,女子叫喊并无人救她。"
  三、"若有男子遇见没有许配人的处女,抓住她与她行淫,被人看见,这男子就要拿五十舍客勒银子,给女子的父亲,日他玷污了这女子,就要娶她为妻,终身不可休她。"
  三段旧文献,有的比中国开明(如二),有的跟中国类似(如一、三),有比中国还别出心裁(如用石头打死女人)。
  〔后记〕这篇文章,发表在《文星》第六十二号(一九六三年十月——日台北出版)。
  一、七天后,十月七日,在冈山的读者骆梵先生寄了一条剪报给我,说是"愚民政策的证据之一","在矫砌的语意下,仍不难窥测其精义所在……相信它较您在《论"处女膜整形"》文中引用的读者投书更有价值些。"骆先生的剪报是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华日报》南部版中的"每日谈",原文如下:
  万吨级轮船"海张"号在澎海失事,船与人全无踪影,是近年来最意外的大海难事件。而其尾声的摇曳亦极尽哀伤:那是该轮三一副祁英之妻陈云利于招商局发放抚恤金之日,本月十五日早晨服安眠药自尽殉夫。曾有遗书述其志节。
  祁夫人原可于当日领得近三十万元的恤金,未来生活不虞匾乏。如念"死者已矣",节哀顺变,则有此巨款可过其优裕的日子,可是,她苦念亡夫,忠于所爱,终以身殉,至于身外之物,更无足索其衷怀了。在此举世滔滔之日,这种坚贞悲壮的志节,实至为难能而可贵。是其人虽已死,而其事则可颂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