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人捐的?”
“不知道。听说捐款人很低调,不肯对外面透露姓名。”
方舟和祝五一对视了一下,都有些兴奋。两人辞别杨校长,立刻来到永川教育局临时办公的防震棚。一名年轻的教育局工作人员接待了祝五一和方舟。
工作人员:“……十里坳的新教学楼?对,是私人捐赠的。这事当时是我们主任亲自办理的,”
但接下来的消息令他们黯然,经办此事的刘主任已经在地震中遇难。
离开教育局的防震棚,方舟接到了萧原的电话,她应了几声便结束通话,对祝五一说:“萧主任让我们直接赶回中都。”
两人回到中都已是傍晚,祝五一直接去了报社,方舟则回了家。她一边吃饭,一边向方守道和祝槿玉述说十里坳小学的情况。让方守道意外的似乎并不是小学楼舍的完好,而是祝五一与方舟的同行。
方守道问:“怎么,五一也去了十里坳?”
和方守道的敏感不同,祝槿玉对祝五一的平安感到欣慰,只是对祝五一回到中都也不回家看看有些牢骚:“五一这孩子就是不懂事。家里这么为他担心,他回来了也不回家看看,从小一个人野惯了,就是不懂得体会别人的心情。”
方舟替祝五一解释:“五一本来说好和我一起回来的,是萧主任让他先回报社汇报。”
方守道更加意外:“萧主任……他也关心十里坳?”
中都时报社萧原的办公室里。祝五一向萧原汇报情况。
“……知道情况的人都已经在地震中遇难了,所以详细情况没有办法查到。”
“你们没想办法看看捐赠的协议吗?”
“教育局的房子塌了,有一部分档案都还没有挖出来呢。教育局的人都在忙着抗震救灾,恢复办公,没工夫给我们找这些文档。”
“他们有没有说大概什么时候能找出这些文档?”
“没说。十里坳小学的那栋楼究竟是谁捐的,这么重要吗?”
“对,很重要,我们应该知道。”祝五一不解地看着萧原,萧原沉吟片刻,说,“你先休息一下,过两天再去一趟永川。”
几天后,祝五一坐上火车再赴永川,再次找到永川教育局。教育局虽然仍然在防震棚里办公,但工作似乎已经恢复了正常。
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同时在处理着几件事情,他问祝五一:“你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啊?你们到底想报道什么?”
祝五一说:“一座建筑质量过硬的教学楼,挽救了那么多孩子的性命,这件事很值得报道。这栋楼又是私人捐的,我们当然要知道,是谁捐建了这栋教学楼。”
“这个事我不太清楚,当时不是我办理的。”
祝五一问:“我知道办理这事的人已经遇难了。但捐赠时应该有协议或者别的什么文档,你能不能帮我找找?”
“我试试吧。你等一下。”
工作人员去了很久,当他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档案袋。
档案袋里是一份《捐资协议》。祝五一的目光从“捐资人”落款处抬起,“祝槿澜”三个字让他惊愕无比。
一位永川教育局领导接受了祝五一的访问。他说:“我也是刚刚才看到协议,最近上面要求我们调查各个学校有没有豆腐渣工程,十里坳小学的这栋楼是个合格的样板,而且是用善款捐建的,所以我们也打算对这个工程的实施情况做些了解,做些正面的宣传。”
祝五一说:“可是祝槿澜在二十年前已经去世了,即使她还活着,她也没有能力捐出这样一笔巨款。”
“这的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我们这里以前确实有个叫祝槿澜的工作人员,但二十年前她因为涉贪被查,畏罪自杀了。”
祝五一惊呆了:“自杀?你们这里的祝槿澜是自杀的?”
“对,她当时贪污了一笔巨额善款,事情败露以后,她就投河自尽了。”
祝五一喃喃地说:“不,她是淹死的,她是在青澜河不小心落水淹死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