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是个女人,声音如释重负:“谢天谢地!老公,你可接电话了,你刚才不接电话真把我吓死了。你在哪儿,你没事吧?”
方舟不知说什么才好,她拿着手机的手颤抖得更剧烈了。对方的语气变得急促起来:“老公,你怎么不说话呀?你没事吧?喂,喂!”
方舟艰难而缓慢地开口:“你丈夫……他已经不在了。”
电话里传来了一阵发抖的哭腔:“他怎么不在了!老刘!你在哪儿……”对方的哭腔变成号啕。接着,又变成一阵嘟嘟嘟的忙音。方舟拿着手机,泪水盈目,哽咽起来。萧原过来,把她抱住。
深入灾区之后,中都时报的记者们立即奔赴各个救灾现场,投入紧张的采访……每次采访完成之后,他们都要拿出祝五一的照片,让抢险战士、医护人员或本地群众辨认,但每个人看完照片后,都无一例外地摇头。没有人见过祝五一,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方舟又拨了几次祝五一的手机,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
下雨了,采访车在泥泞中艰难行进。
他们赶到一个灾民居住点时,几辆拉着救灾物资的卡车也刚刚开到。韩振东和刘成去采访卡车司机,萧原则帮着几个志愿者从卡车上卸货。方舟被志愿者们忘我工作的场面感动,也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之中。她接过一个纸箱扛在肩上,箱子并不重,但她脚下一滑,箱子歪向一边,刹那间,一双手有力地托住了箱子,替她在肩头扶正。方舟侧身向那位志愿者投去感激的目光,忽然愣住了。
她看到的,竟是祝五一沾满泥浆的面孔!
雨过天晴。方舟和祝五一坐在山坡上,劫后的重逢让两人都多了几分深沉。
方舟说:“祝阿姨很担心你,我们每个人都很担心你。”
祝五一说:“我也很担心你们。可这儿根本打不出电话,没办法和外面联系。我也想尽快回去,但我不能就这样走开,这是我的家乡,我必须为她做点什么!”
方舟看了他一眼:“这儿也是我的家乡!”
“你们来了就好,现在我在这儿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而是一名记者!”
“对!我们都是中都时报的战地记者!”
祝五一加入到采访的记者队伍中,奔赴各个救灾现场,投入紧张的采访……
这天晚上,方舟和祝五一回到防震棚。萧原通知他们准备撤离灾区。
萧原说:“目前,灾区的情况已经基本趋于稳定,今后的重建工作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采访先告一段落,你们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回中都休整。”
方舟说:“萧主任,明天你们先回去吧,我还想再去一个地方。”
“你要去哪儿?”
“十里坳。”
萧原略感吃惊:“十里坳?”
方舟说:“十里坳是永川最偏远的山区,我爸爸好像以前去过那儿,对那儿有些感情,我出来的时候,他特意嘱咐我替他去看看那儿的情况。”
萧原沉吟不语,似在犹豫。祝五一自告奋勇说:“我陪方舟一起去吧。”
萧原看着他们,终于点点头:“好吧。”他一语双关地说,“十里坳,你们应该去看看,看看那儿究竟发生了什么?”
祝五一和方舟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他们翻过一道山梁后,看到前方的山坡上屹立着一幢崭新的楼房。
他们走近那幢楼房,看到它除了玻璃全部被震碎之外,楼体几乎完好无损。这是一座教学楼,楼的一侧,白色的墙体上,“十里坳小学“几个红字依然鲜明完好。
方舟和祝五一在防震棚里找到了十里坳小学的杨校长。杨校长说:“孩子们的家人很多都已经在地震中遇难了。幸亏学校没有塌,所以孩子们全都活下来了。”
方舟感叹:“真是万幸啊。”
“是啊。真没想到它的抗震能力这么强,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教学楼是哪年建的?”
“建了有半年了。是用慈善捐款建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