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采石场,形状残缺的石料凌乱横陈,运石的铁车空空地歪着,犹如一幅图画上没有生命的静物。
谈话室的窗台上,一枝独秀的月季花红叶绿,因为向往阳光,已经拽弯了身躯。
从窗口向里望去,屋里只有肖琳和毛京,隔着显得过长也过于破旧的条桌,相对而坐。
肖琳仔细端详着对面的青年,先开了口:“你在这儿几年了?”
毛京哑着嗓子:“快两年了。”
“两年了,体现在每公务分?”
毛京低头说:“认真改造,靠拢政府。”
“管教干部让你和小敏通信吗?”
毛京结巴地说:“不,我不通信,我认识到自己已经害了人家,我只有彻底改造,脱胎换骨,赎了罪,才能早日变成个自食其力的新人。”
“你现在不想她吗?”
这时毛京不结巴了,他似乎是用。心地思考了片刻才认真地答道:“‘我只想,将来能出去,做一个好人,那时我爸爸妈妈年纪也都大了,我得照顾他们。”
肖琳迟疑了一下,说:“你父亲已经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了,你知道了吗?”
毛京脸色发白,显得有些狼狈,良久才低回地说:“我还有妈。”
“你真的不想小敏吗?你一点也不想知道她现在的情况吗?”
毛京依旧低着头,用轻得近乎耳语的声音哆咬着问:“您,您知道她现在……
在干吗?”
“她天天在想你。”
“她才不会想我呢,我害了她。”
“她生了一个女儿,你的。”
“您说……什么?”
“她把你的女儿生下来了。”
毛京的头依然低着,但双肩已经发僵、颤抖,“您,您别骗我了。”
“她生下你的女儿,现在把孩子放在你母亲那儿,她自己下乡插队去了,听说是到你的老家插队去了。她在城里没饭吃。”
“孩子,叫什么?”
‘哦不知道,上次见到小敏时来不及问她,孩子在你母亲那儿,等她长大了,会知道你是她的父亲。”
毛京的呼吸一下子粗重起来。胸膛一起一伏,他咬着牙说:“她把孩子生下来干什么?您告诉我这些干什么?”
肖琳愣了片刻,但她的声音急切而又充满同情:“毛京,你要相信群众相信党,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你多年轻啊,千万别灰心丧气。小敏就是找不到你在哪儿,她其实一。心等着你呢,她说她活着就是为了把孩子养大等你回去。毛京,你已经是父亲了!”
毛京抬起头,眼里充满泪水,吸咽着说:
“我是父亲了吗?我能做父亲吗?”
肖琳说她永远忘不了毛京最后的这句话,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忘不了这句话。
我我我一想起这句话就忍不住热泪盈眶。
而此刻我的面颊沾满的,是两眼直流的泪水,还是风中斜来的雨滴?往事如烟。
也许再过些年,肖琳会渐渐忘记那双单纯得令人心颤的双眼,她不可能和我一样,会永远不安地感触到那双眼睛中的痛楚和依恋。我们在雨中默默分手,我不企望向朋友乞讨更多的感叹,这事过情迁的故事再呼叨就会使人厌倦。我沿着无人的街道麻木地走去,也无孤独也无悲惨,我只觉得这也许就是命,就是历史,是我的也是我们一代人的命和历史。历史本来就无情就冷漠就必然,也无须抒情也无须诅咒也无须感叹。
这片雨在街角变得异常喧闹了,再往前就是富丽堂皇的中国剧院。剧院霓虹灯使空中的雨雾一片辉煌,而广告牌上关于被选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自贺广告却已被雨水剥蚀的狼藉不堪。霓虹灯的红光刺目地逼视着左右,使这所谓“十大建筑”在周围的老式楼房中更增添了几分鹤立鸡群的不凡。剧院门前狭窄的广场上,停满自行车摩托车轿子车和大轿子车,无动于衷地暴露在大雨的冲刷之下。从时间上看里边的好戏即将散场。我走上台阶又走进大门,一个半睡的老太太立即惊醒,她问明我的来意竟意外地未加刁难。她的颤巍巍的背影使我猛然想起毛京的母亲,她和她非常相像又一点不像。也许是肩上的演出已近尾声。大多数演员开始卸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