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最好的年代(7)

2025-10-10 评论

  你还有多少冒险的计划?会不会有一天忽发奇想去登珠峰,或者到太平洋里玩深海潜水?
  韩寒:不会不会,我不会参与那种真正有生命危险的运动。赛车虽然有危险性,但是我能控制,能驾驭。
  你当了赛车手,有了一定的技术,会不会在大街上开车就很野?
  韩寒:不会不会,我平时开的是另外一辆车,反倒是当车手之前曾开车在街上飙,但是现在不大会再这样做了。
  为什么能这样做?你是怎么控制自己的“野心”的?
  韩寒:开过赛道,再上街跑就没什么意思了。例如一个球员,从小就来踢球,但是成为职业选手以后就不大可能再随便去踢野球了。赛车的乐趣只有在比赛时才能体会,我不相信谁能够在街上做得出侧滑来。
  你能不能告诉我,写作和赛车在你的生活中各占有多大的比例?
  韩寒:5:95。
  95%的时间写作,5%的时间练车?
  韩寒:不,正相反,赛车占95%,占据了生活中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
  这两者并不是很容易糅合在一起的事情吧?
  韩寒:对,一动一静,差别很大,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很好地做到了二者的统一。
  在相当数量的青少年之中,韩寒是个传奇,你是他们的偶像,你这样“不务正业”是否会在社会上造成负面的影响?
  韩寒:假如真的有这样的示范作用,我倒觉得对于赛车运动来说,没有什么不好,这对赛车运动也是一种促进。
  在外人看来,你可能是个奇迹,想写作了,不念书也能写成功,想赛车了,不写作也去比赛,总是我行我素,又总能成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韩寒: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无论什么事情,我喜欢,我就要做好,很投入。
  那你参加赛车,是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干什么都能成功的陶醉感?
  韩寒:如果仅仅是为了虚名,我可能去跑一种很慢速的比赛,不要直接来N组(大排量),对手又少,有的项目有的组总共只有两辆车,随便就可以拿名次,甚至得冠军。
  那你玩得这么专业,却又是半路出家,秘诀在哪里?
  韩寒:投入啊!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比赛上,对比赛非常投入。
  没有赞助怎么玩啊?别人开赛车,不都是要进行很大规模的改装吗?
  韩寒:我的车只改装过两只倒车镜的颜色,原来是黑色的,现在喷成白的了。
  是不是你的车好,无需改造就可以跟别人比了?
  韩寒:不是的,这车的差距相差的可不是一点点,我的车配件什么的都没有,没改造过。主要还是资金的原因,比如我加的就是平常的97号油,你看别的车,加的都是赛车油,燃烧好,排气管内侧都是白的,只有我的车是黑的。
  预测一下,什么时候你将结束这种写作与赛车并行的生活?
  韩寒:场地赛,大约会到40岁左右;拉力赛,大约在30岁吧?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感觉自己已经再也无法提高了,可能就会选择急流勇退吧。但是我不大愿意去设想这一天,至少现在不想。
  记得采访结束的时候,我预祝韩寒第二天比赛取得好成绩,本来聊得很兴奋的他眼光霎时暗了下来:“我还不知道明天能否参加比赛呢,技师现在还在修车,我还得再去看一下。”说完,就匆匆离开了。
  事后来看,媒体和外界的关注,对于韩寒是个巨大的压力。一般车手在发动机水温过高的情况下是不敢强行比赛的,因为结果只能是一个:爆缸。但是韩寒不好意思不继续比赛,既然都来了,既然那么多人都在看着你,人家“粉丝”都喊“韩寒加油”了,你总不能不但不加油反而还退缩吧?那就跑呗!结果……想必大家也能猜得到,不但赢不了,甚至连完成比赛都是奢侈的想法,就不用再详细描述了吧?
  三、雪上加霜继续流浪
  龙游站的发车仪式与超级短道是连在一起的,前面的赛车通过发车台之后马上就转到下面的超级短道去发车,韩寒的赛车排在等候的车队里时,我又一次见到了他,那天下着小雨,他身边并没有太多的韩迷,我问了他一句怎么样了?韩寒撇了撇嘴说:“够呛,水温还是高,技师忙了一夜,刚刚才把车装上,还是没修好。”那是我在东莞之外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技师”这个词,一般车队都叫“维修”。最终韩寒艰难地完成了超级短道,但是第一个特殊赛段都没能跑完就歇菜了。对于其他车队来说,发动机爆缸确实不是个小事儿,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对于个体户性质的北京极速车队来说,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儿了。韩寒这时候经过一年的暴烧,已经把自己最初的版税烧得没剩下仨瓜俩枣了,换一台价格昂贵的发动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那跟买台新车差不多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方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