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天宝很高兴自己的得意之作,没料到上午与财政局长谈了此事,下午杨风花又把他叫到办公室训话。你想当改革家吗?历史上的改革家有一个好下场的吗?商鞅被五马分尸,王安石被撤职,谭嗣同被杀头。多种多样的财政供给形式是我们林河县发明的吗?你这样一改革,各单位的人员工资供给渠道一样了,谁还有积极性干工作?维持现状,和其他县一样。他们要改革了,我们改革也不迟,在改革方面谁当领头羊谁找麻烦。
这等于又堵了熊天宝要创新的路。熊天宝心里说,你天天大会小会讲改革开放,真有一点改革了,你又反对,你真是叶公好龙,说的和做的不照。但嘴上还说,杨书记,我这只不过是个想法,并没有急于去操作。
杨风花口气即刻缓和下来,说,想法可以,但不能去落实。
杨风花走了。熊天宝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翻来覆去地想,自己究竟在哪错了?连着三件事都未出笼就黄了,是不是自己该先给杨风花请示而没请示,杨风花着急了才来阻拦的?可他又想,这都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他应该有这个主动权的。
26熊天宝正在思忖下步工作的着落点,人劳局长和财政局长突然来找他,异口同声地说,熊县长,不好了,今后我们该咋办?
熊天宝便用手示意他俩坐下,然后让他俩慢点一个一个讲。
财政局长说,杨书记下令了,今后各单位除预算内拨款外,支1000元以上得先给杨书记请示。
人劳局长说,杨书记发话了,今后各单位新安排人,必须有杨书记的批条。
熊天宝沉思了会儿说,你们说怎么办?
人劳局长、财政局长齐说,我们没法。
熊天宝心想,你们没法,实际上就等于倾向杨风花。来我这里就是替杨风花报信给我的。你们两个不打自招都是拥护杨风花的。怪不得我与你们刚谈了工作的打算,杨风花就会来找我截。原来都是你们给杨风花打的小报告。还有那个交通局长看起来也是杨风花的心腹。小不忍则乱大谋。自己还年轻,杨风花已50多岁了,为了自己的将来,还是先咽了这口气吧。于是熊天宝不冷不热地说,你们没法,那就照杨书记的指示办吧。回到家里,熊天宝对妻子黄鹂说了这件事的始末。黄鹂说,这说明咱在林河县还没有根。杨风花原来当过组织书记、县长,谁提拔不经过他的手?他根深蒂固了。这人还个性特强,权力欲又特大。你可能不知道,他当县长时,跟县委书记公开要干部任免权,各行政事业单位局长得他定。各乡镇的乡镇长也得由他定。你就没有想一想,多数局长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不听人家的话,能听你的话?
熊天宝心里依然不服,又把他自我感觉是知己的常务副县长袁红军叫到家里谈论此事,想听听袁红军的看法。
袁红军直言不讳地说,老百姓都知道县里四大班子的格局,党委坐船头,政府岸上走,人大荡悠悠,政协亲个够。这事你应该事先请示杨书记才为上策。
熊天宝就有点生气,说,这个我清楚,县委定事,政府干事,人大议事,政协看事。你说我是一县之长,大小事都得请示县委书记还不如回家做饭去呢!
黄鹂一旁劝解道,你不是让人家来替你解忧的吗?我觉得袁县长讲得在理。杨风花这么一个权力欲强的人,你不请示他,又要伤筋动骨开拓创新办大事,他能让你办成吗?你真办成了,还显他吗?
熊天宝坐在沙发上,呷了一口茶,口气缓和地说,那你们说,我今后只有听从杨风花的安排,我自己就不能自作主张做任何事了。
袁红军说,你要是想接他的班,弄个县委书记干干,只有忍辱负重,事事向杨书记汇报了。他点头的事,你就急办;他模棱两可的事,你就缓办;他竭力反对的事,你就停办。他倡导的事,你就重办。
熊天宝说,听你们的话,圆滑,见风使舵。黄鹂说,啥事也不是绝对的。你力所能及的事该办也得办点。要不,谁还认你这个县长。
袁红军接着说,不影响大局的事,你该表态的还得表态。不行,遇事,你让我先去试探试探反响,你再定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邓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