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43)

2025-10-10 评论

  这一次,姐夫又因为成本降不下来而向他发火,麦建新没有再做过多的解释,而是向姐夫建议:我们也去大陆开厂。
  姐夫也想到过去大陆开工厂,可考虑到大陆这边法律和政策方面有太多的可变因素,而且工厂放在大陆,天高皇帝远,没办法管理,麻烦,虽然人工会降低一点,但要额外加上运输成本和管理费用,如果因为管理不方便而误单,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姐夫并不打算去大陆办厂。麦建新进一步说,如果仍然在香港,他没有办法再降低成本,如果姐夫认为他能力不行,可以另请高明。姐夫心里也有数,知道麦建新说的是实话,就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态度让麦建新自己过深圳看看。
  麦建新一到深圳,感觉就像鸟儿飞出了笼子,立刻就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与他在香港一天到晚一年到头窝在四面高墙大白天也要开日光灯的作坊相比,这里才是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看着大片大片正在被开发的土地,瞧着一栋栋正在建设的高楼大厦和厂房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麦建新的心也和鸟儿一样飞了起来。他觉得自己不要说是人,就是一只鸟,也要有一个可以自由飞翔的天空。他决定不回去了,就是姐夫不在深圳办厂,他来深圳打工,也不回香港了。
  那次他崴脚,已经是第三次踏上深圳的土地。头一次来深圳完全是试探,以为这边的人都很野蛮,他甚至做好被打劫的准备,把大钱棒在小腿肚上,小钱放在衬衫口袋里,随时准备应付抢劫,可来了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样,大陆的人待他都很友好,物价特别便宜。他在东门街口看见一个卖烧饼的,闻着味道很香,就想买一个尝尝。他拿出一张一百元的港币说买一个,卖烧饼的说这么大的钱找不开,你随便拿一个吃吧,不要钱了。麦建新说这怎么行,你不用找了,能卖几个就买几个吧。卖烧饼的笑,说那也不行。麦建新很疑惑,问为什么不行?卖烧饼的回答:“我就是把全部烧饼一起给你,也值不了你手上那一张钱。”所以,大陆留给麦建新的印象不仅是物价便宜得离谱,而且人也朴实得离奇,更加坚定了他来深圳发展的信念。
  第二次过来的时候胆子大了许多,敢于到处走走看看,感触最深的还是大陆这边的人。这边的人个个都比香港人高大,比香港人漂亮。他去饭店吃饭,竟然发觉饭店的小服务员甚至比香港那边的某些大明星还漂亮,而且态度热情,一点都不高傲做作。再看看门口的保安仔,竟然比香港那边的大老板还有气质。这与他以前的印象正好相反。以前他以为大陆这边人营养不良,所以长不大,比香港人矮而且难看,现在通过两次实地考察,他感觉香港人像是营养不良,没有长大,而且气色不如大陆这边的人好。
  第三次来的时候,他有了顾虑,觉得和大陆这边的人比较起来,自己实在太矮了,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特意卖了一双增高些。鞋子里面垫了一个暗跟,从外表看上去,就是普通的鞋,但实际上里面是垫高的,穿上去之后,个子会“长”高不少。但穿在脚上并不舒服,走得不好,还容易崴脚。果然,那天他把脚崴了。

  30
  两次考察后,麦建新向姐夫汇报了深圳这边的所见所闻,汇报深圳这边已经把“三来一补”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重点。说得姐夫也动心了。可是,当姐夫真要下决心搬迁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按照香港的法律,要对原厂工人支付遣散费。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姐夫的公司勉强维持,到大陆那边办一个新厂已经很困难,再额外对旧厂工人支付一大笔遣散费力不从心,于是决定从长计议。
  麦建新说:“如果你不去,我去。”
  麦建新说他到深圳开厂后,将以更低的价格为姐夫的公司进行玩具装配。
  姐夫说如果那样,我还是要关闭旧厂,还要支付遣散费,还不如去深圳开厂了。
  “那不一样,”麦建新说,“深圳的工厂你不用投资了,我投,风险由我承担。”
  姐夫明白了麦建新是要自己当老板了。
  麦建新担心姐夫不高兴,会把这种不高兴告诉姐姐,然后姐姐和父母都给他施加压力,为了避免麻烦,麦建新把话说死,让姐夫知道他的决心,不要节外生枝。
  麦建新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厂我办定了。不给我装配没关系,我帮强盛和港发做。”
  强盛和港发是裕祥公司的竞争对手,姐夫明白麦建新话的分量,想着既然麦建新决心已定,不如支持他,给双方一个台阶,将来合作得还更愉快一些,于是,姐夫不但没有在姐姐面前说三道四,还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说麦建新去深圳可能成一番事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