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58)

2025-10-10 评论

  大佬张显然是喝多了,不然不会说得这么详细,但对方也没有少喝,所以,大佬张这样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简历之后,环保所的人非但没有认为他话多,相反,他们一致认为大佬张了不起,作为一个北方人,居然能和本地人混在一起,而且居然到村里做了支部委员,了不起,实在了不起,其中一个正好是大佬张的同乡,于是,当场站起来和大佬张握手,搞得像《红岩》中的华子良在监狱中见到了徐云峰。
  水涨船高。大佬张的情绪也达到了高xdx潮,先是和那个新认识的同乡干杯,然后指着贺曙光给大家介绍:我们董事长是韶关的,跟你们湖南挨着,也算是半个北方人。
  大佬张说的“你们”当然是指所长,因为所长就是湖南人,而且所长有两个部下都是湖南人。因此,大佬张介绍完,所长一把拉住贺曙光的手,一边摇,一边说:难怪呢!难怪呢!
  这时候惟一清醒的恐怕就是贺曙光了,因为在此之前,环保所的人根本没想到贺曙光也是半个北方人,所以没有要求他喝酒,或者邀请了,但只是象征性地客气一下,并没有把他当主力,因此,这时候贺曙光几乎没有喝酒,仍然清醒着,起码比大佬张和所长清醒。
  趁着清醒,贺曙光赶紧提出要求,一边和所长摇手称老乡,当然是半个老乡,一面要求所长开恩,同意他们把罚款分几个月上缴。
  贺曙光刚刚说完,所长还没有答应行还是不行呢,大佬张就开口说话了,仿佛这时候他自己成了所长。
  大佬张说:“罚个鸟。罚款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罚款教育人。所长老哥,你看我们董事长是不是已经被你们教育好了?”
  也真是大佬张,换上贺曙光,打死也说不出这样的话,罚款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说“罚个鸟”呢?大佬张这样说,不是给鼻子就上脸吗?不是太没有分寸了吗?说实话,贺曙光非常担心本来非常好的气氛给大佬张几句没有分寸的话搅了。按照贺曙光的生活经验,做人一定要有分寸,而做人的分寸首先就体现在说话的分寸上,现在大佬张没有事先与他商量,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显然就是没有分寸。大家在一起喝喝酒,互相讲几句恭维话,甚至称兄道弟认老乡,主要目的是制造气氛,制造一种融洽的气氛,现在这种气氛已经形成了,只要按照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计划,争取环保所同意分几次缴罚款就行了,千万不能节外生枝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否则对方就会认为我们得寸进尺,可能连分期罚款都不答应了。所以,大佬张这样一说,贺曙光不但担心,而且生气,想着大佬张这个人好是好,可就是做事情把握不住分寸,往往好心办坏事。问题是,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贺曙光还不好说大佬张,只能把担心和生气憋在心里。
  果然,所长听了大佬张的无理要求要求后,并没有立刻表态。贺曙光心里想,一定是所长大人也生气了,觉得我们得寸进尺给鼻子上脸,只不过不好意思说罢了。
  贺曙光这下真的生大佬张的气了。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带大佬张来。如果不带他来,虽然大家不能喝这么多酒,也不会形成这么融洽的气氛,但凭他的诚恳和谦虚,所长说不定也能同意罚款分期支付,现在倒好,白诚恳了,白谦虚了,也白喝酒白制造融洽气氛了,前功尽弃啊。
  但是,贺曙光有气只能憋在心里,嘴巴上却什么也不能说,更不能骂,如果要是能骂,他一定会狠狠地骂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贺曙光只能心里骂,但其他人却可以嘴上说。刚刚跟大佬张认老乡那个就说话了。说:“教育好了,我看是教育好了。”
  这位刚刚说完,那边一个喝的并不比他少的接着说:“像你们这个董事长,根本不需要教育,就已经非常懂事了。”
  而且,同志们好象喝的都不少,基本上都可以代表所长表态了,几乎人人都说“不需要教育了,不需要教育了”。
  于是,所长顺应民义,开始表态。
  所长说:“我看这样,也不要什么分几笔了,麻烦。干脆,工厂的罚款照罚,至于你们工业区嘛,已经完全达到教育目的了,只要保证下次不再犯,这次就免了吧。”
  所长表态完毕,大家齐声欢呼,只有贺曙光一个人目瞪口呆,不知道是其他人都喝醉了,只有他一个人清醒,还是只有他一个人喝醉了,其他人都清醒。为了验证自己是醉还是没有醉,这时候贺曙光没有说任何话,猛地端起酒杯,也不跟任何人干,自己一仰脖子,像喝可乐一样一下子灌下去,居然丝毫没有醉的感觉。他没想到,原来喝酒这么容易,于是,继续不说话,又倒满一杯,还是那样把杯子对着嘴,然后让酒杯和自己的头一起向上一仰,又下去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