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辉有些清高,在部队的时候总以知识分子自居,跟大佬张这样的粗人交往少,不过,自从大佬张下海之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了领导,还为自己的老东家争取到了大型的建筑项目,搞得以前的团长政委都对他像座上客,郭辉自然对大佬张刮目相看,甚至想象着如果自己下海,一定比大佬张干得更好,于是,对大佬张的态度也由过去的看不起变成比较羡慕,甚至想着自己哪一天也来投奔大佬张还说不定,所以,大佬张一请,而且是说为他们董事长看房子,郭辉二话不说,立刻就过来了。
郭辉看得很认真。先是楼上楼下前后左右认真看了一遍,然后让贺曙光找人把其中的一个墙角挖开,认真测量了地基的深度和宽度,并且把地基下面的泥土沙石还铲上来一点,最后,直起腰,非常抱歉地摇摇头。
“不行?”大佬张问。
“不行。”郭辉说。
郭技术员在忙这些事情的时候,贺曙光、大佬张、贺三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关心或纯粹是看热闹的人都围在周围,大家似乎都在等待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没想到等到最后,却等来一个“不行”,因此大家都比较失望。
“怎么不行?”大佬张问。问得口气好象是对郭辉不信任,甚至像是怀疑郭技术员故意搞破坏。
郭辉并不是很在意大佬张的口气,或许,他理解当时大佬张的心情,或许,是他对大佬张这个人了解,知道他就这样说话,所以,郭辉这时候认真地对大佬张解释。说:“土质不行。这里的土质和工业区那边不一样。简单地讲,工业区那边的土质是梧桐山的延续,而这里的土质是深圳长年河冲刷成的淤地,按照现在的地基,加盖三楼都没有把握,更不要说加盖四层楼了。”
“盖三楼都不行?”贺三问。
郭辉想了想,说:“如果选择轻质材料,再加盖一层也问题不大。”
贺三不说话了,准备无奈地接受这个并不理想的结果。
“如果推倒重建呢?”大佬张问。
“那当然可以,”郭辉说,“可以重新打地基。像这样的小工程,采用挖井式地基,框架结构最好。”
大佬张看看贺曙光。
贺曙光不说话。他不同意推倒重建。费用承担不起,时间也承担不起。如果推倒重建,继父和贺子英贺子强住哪里?楼上那几十个工人住哪里?
“有没有不推倒,但仍然可以加盖成四楼的办法?”贺曙光问。
在其他人看来,这显然是个多余的问题,因为郭技术员刚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不推倒重建,保持现在这个地基,加盖成三楼都很勉强,都只能使用轻质材料,怎么可能加盖成四楼呢?
但是,郭技术员没有立刻否定,而是想了想,最后说:“办法也有。比如可以在四个墙角分别重新做地基,做深,做大,底部加横向桩,一个一个墙角做,做牢第一个后再做第二个。等四个墙角的基础全部做牢了,在原来的四个墙角外包四根钢筋混凝土柱子上去,一直上到四楼顶,再把顶部用钢筋混凝土连接起来,做成框架,然后用空心轻质材料做填充墙壁,当然也可以。不过,这样做的麻烦一是时间比较长,因为四个基础不能同时施工,否则不安全,必须等一个基础做好了才能做另外一个。第二个问题是房屋的基础会向周围扩大一些。”
郭技术员说完,大家眼睛都盯着贺曙光,等待他的决定。
贺曙光把嘴巴咬得很紧,不说话,这样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说:“做。就这样做。”
后来果然就这样做了。
做完第一个基础后,贺曙光还不放心,还特意让大佬张把郭辉再请过来看看。郭技术员看过之后,竖起大拇指,说好,没问题,就这样做。说得大佬张、贺曙光还有贺三个个脸上像涂了蜂蜜。
但是,大约正是郭技术员说好,说没问题的缘故,所以,在后来的施工中,贺曙光也就放松了监管,而贺三一看既然第一个墙角做得好,没有问题,为了加快进度,在后面的操作中,竟然图快,抢时间,要求工人三个墙角同时施工,并且,不知道是不是监管不力而导致施工队有偷工减料的行为,反正差点把房子弄塌了。要不是那天贺曙光碰巧回来看看,及时制止,据后来郭技术员分析,就真的塌了。
贺曙光非常后怕,如果他没有碰巧回来看看,万一真弄塌了,出了人命,怎么得了?
但是,贺曙光是股份公司董事长,工作确实非常忙,很多事情是边学边做,甚至是做错了造成损失了然后从头再做,所以,不可能给贺三当监工,最后,还是二伯伯舍下老脸,自己跑过来帮着照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