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60)

2025-10-10 评论

  俄国历史是由领土扩张塑造的。没有扩张就没有俄国,而不能够扩张的俄国就会失去国家的目标,变得无所适从。俄国学界对扩张的评价非常高。米罗诺夫罗列了许多好处:
  俄国史学泰斗(C?M?索洛维约夫、B?O?克柳切夫斯基、П?H?米柳克夫等)认为,领土扩张是俄国历史的关键问题。这是对的。扩张为俄国带来了重要而积极的后果:自然资源的增加;人口中心和经济活动从北向南,向更适宜的地理环境转移;在边境地区俄国人的安全系数提高和由此带来的在老居住区和新居住区之间劳动资源的更合理分配;在被合并的西部地区具有更发达文化和经济的等级—团体组织,对俄国社会制度的有效影响。……没有领土扩张,俄罗斯就像16世纪前一样,仍然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欧洲一隅之国,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领域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绩,人民也不可能有很高的生活水平。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上卷,43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俄国扩张的最初动力是为了保证安全。欧洲东部的大平原一望无际,无险可守,而且还很寒冷。拿破仑和希特勒是欧洲数百年来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位军事强人。他们都曾入侵俄国并遭遇惨败,他们的敌人不仅有俄国士兵,还有严寒和广阔的土地。拿破仑和希特勒也曾试图入侵英国,都因为不能安全渡海而放弃。拿破仑法国的海军被英国击败,希特勒德国的空军被英国雷达照射,不能取得制空权,海军也就不能渡海。与俄国广阔的平原不同,英国可以固守一条狭窄的海峡而自保。
  到目前为止,陆权国家走向海洋的努力从来没有成功——如果成功的标志是掌握“制海权”,而不是获得更多的出海口。俄国夺得芬兰湾出海口,修建圣彼得堡,在远东夺得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还短暂拥有过旅顺(阿瑟港),但俄国从来没有成为海上强国。冷战后,俄国失去了芬兰湾边上的塔林、里加,现在有可能失去黑海上的塞瓦斯托波尔。
  陆地扩张与海洋扩张的结果不同。在经历了苏联解体的巨大挫折之后,俄国仍是今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国遭受到美国和北约的打压,但仍是一支独立的国际力量,仍有成为世界强国的潜力,不会像英国那样依附于美国或其他大国。俄国扩张所得的土地都与原来的国土相连,殖民扩张比较容易站稳脚跟,尤其是在人烟稀少和文化落后的地方。当年,俄国甚至前进到北美的俄勒冈一带与美国争夺土地,最终退了回来,还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因为北美与俄国本土隔着白令海峡,不便管辖。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俄国的领土一直在增加。苏联的失败,更多是制度的失败,对抗的失败,而较少是扩张的失败。在冷战失败之后,俄国必然会失去东欧卫星国。但如果苏联不是那样压制本国人民、压迫其他民族,冷战失败未必会使苏联失去领土,至少不会失去那么多。
  英国的扩张是海洋型的,追求的是利益。对于英国,土地更是市场、更是利益的安全保证。在殖民时代,英国在全球各大洲都建立了大片的殖民地,但对欧洲没有领土要求(直布罗陀是个例外)。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原住民被英国人及其后裔大量消灭,如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的一部分,新的土地为英国移民占有,伦敦能够对殖民地发号施令。其二是原住民的人口稠密,如印度、缅甸,英国殖民者和原住民在阶级上完全隔离,形成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无论哪一种,英国最后都没有保住,这些殖民地最后都独立了。前者是自己人的独立,后者是被压迫民族的独立。
  英国和俄国的扩张方式的不同,原因除了海洋和陆地的区别之外,也与两国国内制度的不同有一定关系。1688年英国在分权,基本上完成了议会制度的建立。在同一时期,彼得大帝的俄国、路易十四的法国都在集权。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政治制度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产生的一个结果是,一个是市场扩张为先导的土地扩张,一个是直接的土地扩张。
  从占有土地的结果来看,大英帝国的扩张比俄国更失败,但英国传播文明的成就却是俄国无法望其项背的。其实,英国的实力比它现在显现的要雄厚一些。英国在高等教育、经济规模、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等许多方面都在俄国之上,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也更好,政治更为稳定。在欧洲大陆开始一体化之后,限制英国发挥应有作用的是它的岛国性质和岛民心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