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大战略(86)

2025-10-10 评论

  这里的“中国之人”实际上是中原地区的北方人。北方人畏惧南方炎热的气候和多山多水的地理。刘安后来因谋反罪被杀。不过,刘安的这次谏言得到了汉武帝的欣赏。与闽越的战争也没有打起来,因为闽越王的弟弟“杀王以降,汉兵罢”《汉书》……刘安的谏书不仅是文人与武人在战争问题上的对立,还有很多地缘政治的真知灼见,以及对南方地理的深刻了解。在此后近2000年的时间中,中原王朝在南方的军事行动都遇到相同的问题。
  东汉的名将马援(前14-后49)在北方和南方都长期征战,最后折戟长沙西。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一年(35年),马援为陇西太守,平定了诸羌造成的边患。40年,交趾女子徵侧、徵贰姐妹称王起事,应者众多,攻没六十余城。41年,马援拜为伏波将军,远征交趾。他斩杀两姐妹,平定了在今天越南河内以南的叛乱。44年秋,马援“振旅还京师,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即近一半死于瘴疠。《后汉书?马援传》。然后他又到今天山西北部出击乌桓,乌桓主动退走。49年,汉军征讨武陵、五溪蛮夷(在今湖南沅水的沅陵、辰溪一带),却全军覆没。62岁的马援主动请缨出战。在今天湘西的进军途中,“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遂困。”《后汉书?马援传》。这次马援亦无幸免。他死在军中。马援曾有壮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马援传》。他原来的设想是死在北方。
  在中国南方,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瘴疠,其程度甚至在崇山峻岭与大河急流之上。路总是能够找到,或开辟出来,但疾病却难以防治,无法避免大量减员。在古代,中原人称江南为“瘴疠地”。瘴疠是中国古代对南方传染病的泛称,主要是疟疾(由虐蚊叮咬而感染),可能还包括鼠疫、伤寒等疾病。古人对它们没有区分能力,也不知道如何医治。他们认为,瘴疠是由山间的瘴气(潮湿空气)引起的。其实,西方人也同样认为疟疾的病因是不良空气。Malaria(疟疾)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malaaria——“坏空气”。
  瘴疠的多发区随着中原人及中原文化的南迁而逐渐南移。东晋士族南下,开发江南。南京成为“六朝古都”,江南成了富庶之地、人文渊薮。“瘴疠地”的界限随之向南推移。唐朝时,流放南方是一个严重惩罚。705年,杜审言被流放到峰州,沈佺期为他写下了“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峰州在今越南河内附近的永富省一带,时属岭南道。当时的道不是常制。李白也曾被流放。757年,李白在今天的江西被捕,次年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在前往夜郎的途中遇赦。杜甫(杜审言的孙子)不知道李白已经遇赦,写了一首诗怀念他,其中有“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梦李白》二首之一,作于759年。
  在730年代末,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兴起。南诏臣服于唐朝,却又向唐朝的领土扩张。因为地方官的贪渎和勒索,南诏王阁罗凤攻占了云南府(今云南祥云之云南驿),杀太守。第二年,即751年,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攻南诏,被南诏打得大败。唐兵死者6万人,其中许多人死于流行病。南诏因此向吐蕃称臣,寻求保护。杨国忠庇护兵败的鲜于仲通,并征兵再战。“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于是,杨国忠派人四处抓壮丁,戴上连枷送到军队。“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玄宗天宝十载》。同样在751年(玄宗天宝十年),唐朝在北方也连连失利。高仙芝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被阿拉伯军队打败,安禄山在今河北被契丹打败。这是唐朝战事不利的一年。
  北宋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他的贬谪地越来越向南方,先后有黄州(今湖北黄州)、惠州(今广东惠州)、儋耳(今海南儋县)。在贬谪途中,爱妾朝云跟随苏轼到了“瘴疠之方”的惠州。在1096年,朝云“遭时之疫,遘病而亡”(《朝云疏》)。在这一年秋天,苏轼作《西江月?梅花》纪念朝云:“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1101年,在离开海南谪地一年后,苏轼自己也因瘴毒发作,在常州去世,终年66岁。
  越南北半部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越南在968年独立,然后开始扩张。北宋治平(1064-1067)初,朝廷得到交趾企图入侵的报告,宋英宗“问交趾于何年割据”,辅臣介绍了交趾(今越南北部)的割据经过。接着,宰相韩琦说明了越南割据的缘由:“交趾山路险远,多潦雾瘴毒之气,虽得其地,恐不能守也。”《宋史?列传?外国四》。韩琦以前是坚决主张对西夏用兵的。他在边防问题上不是温和派,却因越南有瘴疠而不赞同收复。宋朝已经准备放弃这个地方割据政权了,但越南却发起了攻击。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越南李朝以十多万军队攻陷钦州(今广西宁山)、廉州(今广西合浦)、邕州(今广西南宁)。越南军队在邕州屠城,杀了58000余人,再加上在钦、廉两州死亡的,有10多万人死于入侵。次年,宋朝发起反击,攻占谅山,直指李朝京城升龙(今河内)。但是,“兵夫三十万人,冒暑涉瘴地,死者过半。”《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一》。在李朝表示降服之后,宋朝撤兵。由此可见,越南能够保持独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瘴疠的功劳。明初还将重演这段瘴疠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