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虹影(53)

2025-10-10 评论

    而传统是什么?传统中的女人必须忠贞,多情是男人的特权。如果一个女人要爱情,说明她很不正常,需要治疗。因为她知道如果一个女人要性多于情,就不怎么正常,需要教育,如果一个女人要性还要情,就更不正常,需要鞭子训诫。
    如果她只需要一个负心人,永远宽恕他,像格里格的歌剧《皮尔金特》,她就是歌剧里不朽的女子。
    那些为得不到爱情或就结束生命的男人,甘愿做苏珊娜裙下风流鬼的男人,都不配做她的爱人,换句话说,那样的男人就只是半个男人或不是男人,只配在琼瑶小说里赚人眼泪。
    为什么不应该这样?生来如此,天生如此,女人顾家,主内,男人走向社会,主外。女人的忠贞一向不必得到回报,理该守空房,女人是为在社会守贞,不是为某个男人。她爱一个薄情郎也罢,爱一个负心人也罢,都是为了社会和人民大众。
    让我们的苏珊娜休息一会儿。没人不知咱们的社会现在早到了角色重新平衡的时候了。现代性转型、城市生活方式,使那种忠贞开始成为多余物,使社会不再以家庭作为基本细胞。
    在这种时候,明白人就会发现男人女人的天性,是社会强加给男人女人的分工,是后天Nurture(培养),而不是先天的Nature(天性)。先天Nature正好相反:在男女关系中,男人要女人,极为有限,性生活消耗精力;女人要男人,可以无限,因为性反而增强她的精力。过去男人雄心勃勃,到处拈花惹草,惹得蝶舞莺歌,完全是因为社会把女人变成颤颤栗栗的花草,而且只能染一次,就得从一而终。所以男人的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侵略性十足,到处耀武扬威,收集战利品。
    下面我讲的这个故事,说明天性正在压倒培养。法国有个性心理实验室,做了一个“志愿”的试验:把有幸福家庭身体健康心理正常的男女,分别放到完全隔离,类似于荒岛的环境。自然而然,会发生男女之间的老故事。没有选择,本身就决定了选择,一个月后,几乎每对都如胶似漆。然后把他们全都放回原先的生活环境之中,看哪些人愿意回到原先的家庭。结果百分之八十的男人“高高兴兴回家去”,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愿意跟新的女人,或者“两者皆可抛”,追求新的浪漫去也。女人呢,情况不相同,竟然百分之七十的女人不愿意回到原先的家庭。
    结论:男人天性念旧顾家,女人天性喜新厌旧。
    我仔细读了这份有趣的实验报告。这个实验在整个欧洲引起很大争议,因为有挑唆家庭不和之嫌。我完全理解报告所得的结论,只有一项,我认为造成了实验结果扭曲:所选的男女,都尚无子女。如果有孩子,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女人有母性,回家的愿望更强。
    但是该实验室专家认为结果不会不同,因为已经有报告发现欧洲男性比女性对继子继女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男性更不重视“是否己出”,不关心血脉流传。他们恋旧,是恋女人多于恋子,他们的爱情很纯粹。相反,女人的母爱往往限于亲子女。因此重做这个实验,结果不会不同……这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上帝,难道中国男人的几千年不变的传宗接代狂——这个中国女人忠贞的最大奖赏——也有一天会改变?我绝对不信,苏珊娜,你信不?
    (选自2003年第3期《台港文学选刊》)

    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带着蓝色。我按约去那个男人的房间,那里已有五位男大学生。一个诗人,有如此的崇拜,应该有点满足。但他不,总抱怨生不逢时。当一房间人聊得正起劲时,他说,到楼下餐馆坐坐。
    有人问:餐馆?
    他说,是的,去吃点东西喝喝酒。
    我表示我不去,我和其中一位男生说高兴了,正要去研究生院的银座,那里有一个诗人聚会。我问他去不去?他说,你去吧,今天我没有空。
    第二天上午我听课出来,正要进图书馆,他在身后叫住我,说晚上一起去散步,看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我说好。可是我忘了。等我想起这事后,已经快十点了,赶快往他住的地方走,结果在宿舍楼门口碰见他和一艳丽小姐,他当没看见我一样,带着那小姐往外走。我想向他道歉,也没机会。正好在路上,我遇见两个朋友,就一起去上银座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