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说透,肖耀祖对那些做律师的一向没有什么好感,他吃过他们的亏。要把事情办成,又还得依靠他们。有的律师,生怕你不打官司,生怕你的官司打得不够大,甚至经常打着法官的牌子找你要这要那,这人要是摊上了官司,真的是不死也会脱层皮。
这不,麻烦来了。不知道鲍律师是故意装傻没领会他的精神,还是太相信自己的关系了,竟把跟市人民大剧院的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事情没搞定,反而给他惹了一个大麻烦。
尽管肖耀祖也知道,这层窗户纸即使不去捅它,迟早也得破,但把他公司跟市人民大剧院的头儿的关系,搞成他公司跟市人民大剧院单位之间的关系,却实在是一着臭棋。肖耀祖跟市人民大剧院的那几个人打过交道,不是不好摆平的。现在倒好,矛盾公开了,单位里的人七嘴八舌的,谁都难得控制局面了,那几个领导为了表明自己清白,为群众谋利益,反而成了与肖耀祖讨价还价的急先锋。
事到如今,肖耀祖才知道对这方面的隐患严重估计不足。他原来还想故意把水搅浑,好逼着信达资产公司让让步哩。现在用不着了,有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肖耀祖心里窝火还不知道找谁发,律师事务所是自己找的,又没把话跟人家说明白,人家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当然只会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办事。
他们的思维方式确实与人不一样,简单一句话,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把事情办砸了。他们认为,只有让所有的事实、证据浮出水面,才能客观评估输赢的可能程度,才能掌控事态的进展。
惟一能给人一点安慰的是,鲍律师邱律师总算还是敬业的,也在为他的事积极努力地奔波。他想让他们尽快跟伍扬见面,看看他到底什么意思,也很快就约上了,不像他自己,平日里和他称兄道弟的,真要找他说几句心里话,倒像是隔了一万座山似的。
唉,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对于邱雨辰的约请,伍扬不可能不来。
鲍高xdx潮和邱雨辰的律师事务所在省会城市很有名气,接过不少大案子。更主要的是,伍扬是在场面上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她的老公是谁。他不一定需要得到她老公的什么帮助,但如果怠慢她,于公于私也似乎完全没有必要。"
不过是一餐饭嘛。
两个人已经在伍扬的办公室见过几次面了,所以,一到邱雨辰定的地方——海内海鲜酒楼三楼包房,伍扬就开玩笑,说:“搞得这么客气,今天谁埋单呀?”
邱雨辰也开玩笑:“看你的表现吧。你要是客气,就你埋单。你要是不客气,我就叫个人来埋单。”
伍扬很敏感,说:“谁呀?肖耀祖呀?得了,还是我埋单吧。”
邱雨辰说:“你怎么知道是肖耀祖呢?伍总呀,想见你的人多啊。”
伍扬一边很谦虚地摇摇手,一边忍不住再次追问是谁。
邱雨辰却不急着告诉他,只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同时奇怪他为什么不愿意见肖耀祖。
伍扬说:“我跟他是朋友,他找我无非是想让我减免他的本金和利息。可是,他借的又不是我私人的钱,我能随便答应他吗?当然不能。我总不能为了跟他的私交,慷国家之慨吧?再说,这本来就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得了主的事;可要当面拒绝他,也还是不好怎么说啊。正好,你把话带给他,就说你一幢楼摆在那儿,评估值已经超过了本息一大截,叫我们怎么减?如果拍卖完了之后实在不够,他们公司又再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那时候再提要求还差不多。”
“那为什么不早点拍卖呢?”邱雨辰问。
“这个肖耀祖,你别看他没读过什么书,其实狡猾狡猾的。本来这个标的是由省高院执行局强制拍卖的,他却偏偏要走水路,想在省高院那里争取到机会,就是让他自己先拍卖或变卖。这里面有没有猫腻我不清楚,可他越是这样,我们公司就得越是谨慎。我跟他不一样,他是商人,还是港商,随时可以一拍屁股走人。我呢?吃的是共产党的饭,就得替共产党做事,而且这事还只能做好,不能做砸,难啦。”伍扬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浮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