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魂(7)

2025-10-10 评论

    然而,白种人的钢铁堤坝正在走向崩溃。
    三月五日,日本第十五军下达总攻击令。六日,在仰光卫星城勃固爆发激战,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迎面遭遇了从中东匆匆赶到的印度第十七装甲师。日本士兵浑身捆满炸药包和手榴弹,高呼“天皇万岁”扑向敌人坦克。恶战持续了一天一夜,装甲师损失过半,不得不丢下一百多辆燃烧的坦克残骸狼狈逃窜。
    八日,日本军队高唱军歌,浩浩荡荡开进仰光。
    3
    三月二日,史迪威一行途经仰光做短暂停留。
    入夜,仰光城里到处都在起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呛人的焦糊味。英国当局命令将不及撤走的大批援华物资,包括九百七十二辆汽车组装件和五千副轮胎统统付之一炬。缅甸政府已经撤退到几百公里外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后来又撤到印度。仰光市民则扶老携幼,纷纷躲到乡下去。华侨处境最惨,他们无处躲藏,只好将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忍痛丢弃,然后凄凄惶惶地向遥远的中国老家作长途迁徙。市区里漆黑一团,昔日里最繁华的大街也人影绝迹,军队实行宵禁,到处都能听见零星的枪声。全副武装的士兵正在等候执行炸毁车站、港口和发电站的最后命令。
    缅甸首都笼罩在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悲惨气氛中。
    缅甸总督金纳德·多尔曼·史密斯爵士在总督府里招待美国贵宾。这座高大的府邸原来拥有一百二十名身穿红马甲的印度男仆,现在已经人去楼空。宾主在空荡荡的大厅里共进晚餐。晚餐中途突然停了电,接着厨子又报告煤气没有了。总督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然后苦笑着说:
    “先生,我们注定要粉碎了。”
    这句话被载入《帝国的没落——缅甸殖民史》一书中。
    五天后,仰光陷落了。

    1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边境重镇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963公里。沿途高山大壑,地形险峻。公路始筑于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底,征集民工二十余万人,夜以继日,人挑肩扛,艰难备至。经年余始得完成。】
    ——《云南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公元一九四二年二月,缅甸毛淡棉失守后大约两周,滇缅公路上突然尘土飞扬旌旗挥舞,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好像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
    国内舆论无不欢欣鼓舞。
    蒋委员长向新闻界发表讲话指出:“我华军此次入缅,定能扭转缅国局势。”
    重庆军委会发布公告:“为国军入缅告后方民众书”。
    《中央日报》号外:“国军远征缅甸,定能杨威异域”。
    《云南日报》通讯:“我省民众踊跃劳军,滇缅路各县场面感人”。《商报》消息:“军政部明令规定,远征军一律付给卢比”。
    延安《新华日报》以“慰勉国军入缅”为题发表社论,赞誉远征军出国抗日。
    …………
    一支随军摄影队风尘仆仆从广西、四川、贵州转进云南,到处拍下八方父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人场面。影片后来终于没能与观众见面,原因是飞机不幸失事,电影成果统统毁于大火之中。
    戴安澜,自号海鸥,陆军少将,安徽无为人。黄埔三期毕业,早年参加北伐。因在“剿共”中战功卓著,多次得到擢升。“卢沟桥事变”后,先后参加长城保卫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大会战,屡有建树。三十五岁升任陆军第二百师少将师长。
    第二百师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摩托化步兵师。全师装备有坦克、装甲车、摩托车和大口径火炮,步炮比例达三比一。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第二百师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鏖战一月,阵地反复争夺,终于击毙日军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取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此役充份显示了第二百师的装备优势和战斗力,为此全师受到国民政府集体嘉奖一次,参战人员提薪饷两级。师长戴安澜因指挥有方和重伤不下火线,荣获四级青天白日宝鼎勋章一枚,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蒋介石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邓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