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大案2006(93)

2025-10-10 评论

    “献血”,也许是出于一种生命的无奈
    2002年10月13日,李志伟刑满释放。
    那天,考虑到李志伟自由之后将会回到的是一个清冷的家,不再有热热的饭菜,也不再有暖暖的床被。即使是想再听到两位老人的训斥和唠叨,对李志伟来讲也只能是奢望。高洁本来是想亲自去接李志伟的,但因事先安排好的一个案子要开庭,身为审判长的她无法请假。为此,她专门跑了一趟居委会,对既是居委会主任又是老邻居的索奶奶说:“等李志伟回来后,一定告诉他跟我联系。”高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了居委会。
    一个多月后,高洁见到了李志伟。几句简单的问候之后,李志伟告诉了高洁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高姐,前几天我刚好路过新世界商场,见到路边停着一辆义务献血车,就过去献了。也没别的想法,只是想,过去的二十年,我没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有益的事,连听爷爷奶奶的话都很少,这次献点血,也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吧,心理上也算是一点补偿。”
    “不对呀?你不是没有身份证吗?没有身份证,人家怎么会接受你的献血呢?”
    “是。但当时我是真想献,出来后我暗下决心要重新开始生活,对工作人员说我出门时忘带了,但身份证号码可以留下,他们就同意了。”
    “你哪来的身份证号码?”
    “自己编的。”李志伟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红色的“无偿献血证”。看着那个小红本,再看看眼前这张身体本就单薄、营养状况不好而清瘦的脸,高洁对着李志伟笑了。可一瞬间宽慰的笑容之后,在高洁的心里又感到一丝酸楚。
    当她听说李志伟还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时,高洁安慰他:“别着急,慢慢来。我也帮你想想办法。”
    说也凑巧,高洁的一位朋友开了一家餐馆,本来不缺人手,但念及是多年的朋友,就答应了高洁。几天之后,李志伟上班了。
    就在那家餐馆,李志伟干得非常卖力,老板他很赏识。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老板问他与高洁法官到底是什么关系。李志伟只好道出了实情。这一说不打紧,老板就急了,马上打电话给高洁证实。
    老板对高洁说:“咱们认识多年了,是朋友,这没的说。可你真不该把他介绍到这里来。说实话,我也挺喜欢这孩子,能吃苦,肯干活。可你想想,我们干这行的,天天这个来查,那个来查的,他不但进去过,到现在连个身份证都没有,一旦让查出来,你说我……”
    没等老板把话说完,高洁一下子便明白了:“既然话说到这份上,我也明白了你的意思。我今天就把他领走,但我还是要谢谢你。”
    “作为朋友我知道你是出于好心,可你当法官的,应该知道管这种事,可能会给自己添麻烦的。”朋友好言相劝。
    高洁笑了笑:“你说的是有道理,可像他这样,如果连法官都不管,他还会去找谁呀?”
    “找他父母呀!”
    “能找着不就好了吗?孩子是曾犯过错,可是谁能说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带着错来的呢?他现在真是没人疼没人爱呀。”
    李志伟本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没想到这又一盆冷水几乎将他浇了个透心凉。那天,高洁对他苦苦相劝了大半天,让他暂时先稳定下来,至于工作的事,再想办法。一边这么劝着,高洁已经意识到,李志伟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户口问题,没有身份证,以后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
    之后,李志伟自己也找过几份工作,也曾到许多单位应聘过,但试用期一过,别人都留下了,唯独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解除合同。原因只有一个:他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对一个身份不明的人,谁都怕出事。
    那段时间,因为打零工,李志伟手里攒了一点钱,他本想存到银行里,可没有身份证,人家根本就不给开户。他只好用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的身份证去开户存钱解决问题。这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实的无奈,让这个活到二十多岁了,却还没有身份的年轻人采用这样的无奈之举,来为自己存攒积蓄。
    屋漏偏遇连阴雨,就在这个当口,李建业与李志伟“父子俩”的关系也走到了尽头。多年来,李建业当初没把李志伟赶出门去,原因在于两位老人不舍得李志伟,而如今老人均已下世,不久后,李建业把父母留下的两间房子卖掉走了,李志伟从此也就真正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一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