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天平(21)

2025-10-10 评论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获得成功的例子,也让王天容兴奋得要死。她马上又撒了一片网,咨询什么叫“BOT”,并问“BOT”的方式可以不可以用在临港经济特区的电厂建设中。得到的回答归纳起来有两条:第一,首先“BOT”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法国石油公司在中东国家合作开采石油的过程中采用过类似的方式;第二,目前这种合作方式在中国肯定是没有,但是临港市作为特区,如果要尝试,或许可以。
    王天容马上向上面汇报。
    这次没有越过樊大章,而是拉了樊大章一起去找姚秉诚。姚秉诚的答复是:先跟外商谈,谈具体一点,不能只是一个概念。如果是一个概念,我没办法说行还是不行,我不能“批准”一个概念;但是,如果是一个具体的合作项目,并且这个具体项目有利于临港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能解决临港市的用电问题,我就可以特批。
    樊大章比王天容更懂得姚秉诚话的意思。听到姚秉诚这样说,马上就告辞,说不耽误领导时间了,我们回去落实。
    出来之后,王天容还有点没有转过弯,总觉得好像还有什么话没有跟姚书记说透。
    “还要怎么说透?”樊大章说,“这就是同意了,赶快回去跟外商谈吧。”
    在后来跟外商的谈判中,樊大章亲自出马,帮着王天容出谋划策,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顾问。有几次,对方甚至认为他是王天容的副手。不过他也不吃亏,王天容非常善解人意,凡是樊大章亲自到场的时候,必让蒲小元协助,搞得樊大章每次都精神饱满。
    最后,终于与香港著名投资商胡应湘达成协议,由香港合和电力公司投资完成设计、咨询和施工,享受十年的特许经营权,用电费回收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润,十年期满后,产权和经营权无偿移交给临港市能源集团。如此,一个总投资四十亿港币、装机容量为七十万千瓦、全套引进日本最先进的设备的现代化发电厂迅速拔地而起,一举缓解当时临港经济特区的用电紧张局面。
    七十万千瓦的发电厂在今天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物,特别是允许外商在中国特许经营,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在全国都是一件大事,引起了轰动,甚至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也就是从这一件事情开始,樊大章才从心里相信“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到”,才对王天容的个人能力正式认可。

    王天容在采用“BOT”的方式与外商合作建设电厂的时候,程思涌突然发现,与能源集团比较起来,他的石化集团虽然实力雄厚资金充足,但也有不如对方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市场因素。程思涌是个爱学习的人,现学现用也看了不少关于管理和经济方面的书,他知道,市场经济条件下,谁真正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了未来。
    在拥有市场方面,临港市石化集团远不如能源集团。能源集团其实是专门生产电力的,而当时的临港市的基本状况是“开三停四”,属于严重缺电。对于整个临港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来说,严重缺电当然是坏事,但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或者说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严重缺电对于生产电力的企业来说是好事。因为能源集团生产出来的产品供不应求,不愁销路,完全是卖方市场,不但生产出来多少就能卖出去多少,而且还能适当提价,还能享受“免二减三”的税收减免政策,难道还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大多数的人都能给出正确答案,但是在当时,程思涌能够看透这个问题,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程思涌又分析了石化集团的状况。临港市不产石油,不但不产石油,而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也不可能在临港市发展大型炼油厂或其他石油化工企业。程思涌对于石化行业太了解了,知道石化行业的特点是越大越好,只有大才能综合,只有综合才能充分利用石油,因为石油本身并不是“油”,而是一种稠状有机混合物,越是综合性的大型石化企业,越能充分提取里面丰富而宝贵的成分,如果仅仅是把石油当作“油”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但是临港市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地皮,所以,如果坚持传统意义上的石化工业,对临港市来说肯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