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我在第二次做壳的问题上明显慢半拍的缘故,或者是我知道的内幕太多的缘故,操作进行到这个阶段,杨老板找了一个高明的理由将我撤了下来,由另外一拨人顶上来完成具体运作。
所谓"高明的理由"当然是提拔。因为这时候原来招聘我的总裁和副总裁已经相继离开公司,并且随着他们的离去,一大批公司骨干也相继离开顺达,于是,公司管理层支离破碎,杨老板就是在这个时候派我回海口总部担任"更重要的职位"的。
21
从北京回到海口,才知道所谓"更重要的职位"并不是总裁,也不是副总裁,而是公司CIS部总经理。谁也不是傻子,我当然知道这个所谓的"总经理"还不如原来的发展部经理重要,当场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感觉杨老板太小瞧我了,或者说他太高看自己了,居然把这样的雕虫小技不拐弯地直接用在我身上。于是,就庆幸自己当初幸亏没有把对总裁的怀疑反映给他,甚至反过来想,如果当初确实是总裁玩了老板,也可以理解,一定是老板先辜负了总裁,总裁才那样做的。可见,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人的主观立场发生了变化,看问题的角度也立刻跟着变化,这样,本来清晰的是非就变得模糊,甚至颠倒过来。
我从北京回到海口的时候,总裁和副总裁都已经离开那里了,我没有和他们见上一面,如果见上,按照正常的礼节大家是要在一起喝顿酒的。如果那样,说不定喝着喝着就会一起说老板的坏话,甚至说着说着,随他们一起离开也不一定。几年之后,我去成都出差,还专门见过总裁一面。但仅仅是"一面",总裁虽然赋闲在家,却仍然保持当初的架子,与他当年的部下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他并不知道此时的我正在一家大公司担任高级职位,实际权力比当初他在顺达的时候大,如果知道,或许会客气些,如果那样,我们就可能说到当初发生在顺达公司的一些事情。可惜没有,加上我当时只是路过成都去西昌出席卫星发射仪式,来去匆匆,没安排时间和他细聊。至于副总裁,我再也没见过,也不知我这位老乡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但愿他能看到这本书,并且能据此来与我联系。
通过这件事情,我对"老板"这个词的认识有所深入,感觉不少老板都自以为是,觉得既然自己当老板了,就肯定是比为他打工的经理或总经理高明了,就总是对的。并且我发现这种思想有理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者为王败者寇。
杨老板没有把我安排在真正重要的位置上我还不是最生气,最生气的是他安排了一个与才与德与学历与做人等各个方面都明显比我差一截的人坐在总裁的位置上,这不是明显侮辱我吗?要说这个人有什么特别,只有一点,他是杨老板的老乡,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这不是明目张胆的任人唯亲吗?可顺达不是党政机关,也不是国营企业,而是股份制企业,而股份制企业一旦被私人性质的大股东控制,它实际上就相当于私营企业了。在私营企业内部,老板搞任人唯亲既不违法,也不乱纪,我们要么选择离开,要么学会忍耐。我当时就想到了离开,要不是资主任,我就真离开了。
资主任是顺达公司办公室主任,在内地的时候和总裁是一个单位的,并且是他们单位的领导。很明显,他是因为总裁的关系而进入顺达并且担任办公室主任的,按照常理,总裁和副总裁的离开,并且有一批中层干部跟着离开,他也应该离开,但是,他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留在顺达公司,继续当他的办公室主任。我感到好奇,特意找了一个机会当面问他这个问题。当然,问的目的并不是真关心他为什么没有离开,而是参考一下他没有离开的理由,考虑我该不该离开。
由于大家都是科研单位出来的,背景差不多,彼此也有许多共同语言,所以,我和资主任关系一向不错,因此才可以当面问他这样的问题。
资主任抽烟。那天我问他这个问题之后,他没有立刻回答我,而是抽烟,非常平静地抽烟,大约快把一根烟全部抽完了,才说:"走是早晚的事情。但必须等待适当的时机。总裁和副总裁的走其实是被迫的,并不是跳槽或自己创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选择离开,不但不能帮他,反而给他造成一定的压力。再说,如果我也走,就造成了一种'集体辞职'的事实,给老板也有压力,老板很可能想办法把这个压力转嫁到总裁身上,对双方都不好。所以,我暂时还不打算离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