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手记(42)

2025-10-10 评论

  资主任说完,我马上就通过牙缝吸了一口气,自叹不如,想着领导就是领导,尤其是资主任这样在内地国家事业单位就是领导的"正宗领导",确实是有水平,这么难回答的问题,说实话,当时我问的时候还犹豫了半天,怕给他难堪,没想到他回答起来竟然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既然话已经说开了,我就说出自己的问题,向他请教我该不该离开。
  这次他没有抽烟,或者说没有仔细考虑,马上就说:你干吗要离开?那意思分明是说:"你也不是总裁的人。"
  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第一,感觉自己被骗了,CIS总经理还不如原来的发展部经理。第二,挑个没水平的人骑在我们头上,不是明显排斥我们吗?
  资主任听了,又开始抽烟。把烟点着,先吸一口,再吐出来,然后才说:"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当然可以选择离开。如果没有,不如先干着。你已经找好去的地方了吗?"
  我摇头,表示没有。他说那你就暂时不要离开。并且开导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即便有地方去,谁敢保证那个老板就没有这样那样让你不如意的地方?
  我一想,也是,老板都差不多,在用人的问题上,他们宁可相信创业之初甚至创业之前就跟着他们的老关系,比如是家乡人,比如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知跟知底的老朋友,而像我、总裁、副总裁、资主任这些后来由于学历或能力而招聘的"人才",绝大多数都是阶段性的,这个阶段完成后,你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在老板看来,你也不过如此,我还可以招聘到比你更好的,在"人才"看来,既然自己对完成某项运作有贡献,似乎理所当然的应该得到某种回报,如果得不到,可能就不满足,甚至有怨言,于是就与老板之间产生一定的隔阂。由于老板认为"人才"不过如此,而作为"人才"的人综合素质往往还可以,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不需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这时候他们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与老板分手不足为奇。我承认资主任说得对,走是早晚的事情,但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之前,暂时不用离开。
  由于我并没有立刻离开海南顺达,所以,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做壳的后半期操作,但对公司的运作过程还是了解的。杨老板在国家体委拿到尚方宝剑后,回到了他的老根据地长春。由于他在海南的巨大成就,加上每次吉林方面来人都得益于顺达公司的热情款待,今天的杨东升已不是当年带了十几万闯海南的杨东升了。财大气粗的杨东升很快就与长春体委达成默契:由杨老板牵头组建北方奥神体育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拟在郊外重建一座现代化的新长春体育馆,"无偿"地献给长春体委,条件是原位于市中心的旧体育馆交由北方奥神体育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成一个标志性的"奥神广场",集商贸、住宅、旅游、休闲、大酒店、文体活动中心为一体。这些巨额投资来源于北方奥神的顺利上市。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论述过,当一个老板同时控股几家上市公司时,他就可以顺利地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运作。比如他想控股另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他要以一家公司去收购算违规,但如果是几家公司同时去收购,每家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过相关规定的限额,就合法。控制一家上市公司使你拥有了一条融资渠道,控股数家上市公司是你拥有融资"宽带"。在资本市场,一加一并不等于二,要么大于二,要么小于二,当你控股几家上市公司时,你在资本市场一加一大于二的机会远远比对手大;你可以采用关联交易或其他什么方式在第一年把A公司的业绩做得极好,股价就可以炒得天高,这时候你再来一个十送八配八,一下子就从证券市场上圈几个亿,第二年你用同样的方法或略加变化一点的方法用在B公司上,第三年是C公司,第四年是D公司……,实在没办法再搞了,就来个资产重组;你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价,你可以在较低的价位大量吸纳自己控股公司的股票,当然你不会傻到用真名实姓去买,然后你再通过发布消息或关联交易将该股的股价做得天高,这时候你就可以在高位抛出,套现资金再用于另一个价格相对较低的股票。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大凡响,其中有评论说我发现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内经",其实,文章虽然是我写的,但是发现这个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内经"的人不是我,而是杨老板杨东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丁力